编者按
他们是业界翘楚
他们是学术精英
他们是乡村振兴的开拓者
他们是科技创新的引路人
他们是工业领域的奠基石
他们是齐鲁大地千万人才的缩影……
为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发挥优秀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励全省各行各业人才立足岗位、建功立业,人才山东推出《人才风采》专题展播,让我们一起走近我省各行业、各领域的拔尖人才,了解他们在业界的独特建树。
本期《人才风采》带你走进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生命学院院长包振民。
一群人,一辈子,一件事……包院士和团队致力于破解海洋生物“生命密码”,把事业深深扎根大海,苦干实干,久久为功。
上世纪90年代,一次大规模流行病害,使全国很多贝类养殖场,遭受严重损失,从那时起,瞄准培育高产抗逆的扇贝良种,包振民带领团队开始了攻关。
十年攻关,包振民和团队筛选出了一种,抗逆性强、养殖产量高的优良扇贝新品系,然而,就在即将报国家审定的时候发生了意外,十年心血毁于一旦。尽管心痛,但是包振民攻关的脚步却始终没有停下。当时,国际上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得到发展,可以一次对几万到几十万条DNA分子进行序列测定,精细分析生物基因组全貌,包振民想把它用到水产生物育种上,但又遇到了成本难题。此后,又是十年攻关,他带领团队自主研发出的,针对全基因组遗传效应评估的算法模型,准确率较国际算法提高20%以上,价格只有国际市场的十分之一,这项技术助力包振民科研团队自主培育出我国首个扇贝新品种“蓬莱红”。此后,包振民团队先后育成5个扇贝新品种,改变了我国扇贝养殖,依赖野生苗种的局面,累计推广900多万亩,创造产值近500亿元。
目前,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已在鱼、虾、水稻等80多个物种,育种上得到应用,推动我国水产分子育种技术跃居国际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