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入人才引领驱动发展新征程
信息来源: 大国人才
发布时间: 2024-11-01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大力提升人才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强调深入实施新时代新阶段人才强国战略,提出加快建设世界人才强国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我国人才工作奋发有为,人才强国战略实施打开新格局。

  当前,以人才发展引领和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已经成为我们党在新时期执政兴国的重大方略和重要经验,人才工作成为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推手。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人才大国,正蓄势以待、厚积薄发全力迈向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新征程。

  逐步形成人才引领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新路线、新布局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成为我们党在应对激烈国际竞争和大国博弈中赢得发展主动权的重大战略选择。人才强国战略是通过推动人才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实现国家强盛目标的路径选择、总体谋划和系统安排。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为我国人才引领支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制度保证、组织保证、战略保证和路线保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在新形势新背景下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推动人才工作创新发展提出一系列指示、要求,加快了我国人才力量锻造提升和人才战略结构转型的历史进程。

  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总牵引,围绕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提出了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战略布局新构想、“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新愿景,明确了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新目标,强化了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战略撬动点,强调了“高精尖”人才导向及建设战略人才力量、激励人才创新创业、引进海外高端人才、建设人才中心城市高地平台等系列战略着力点,提出了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人才成长规律方法论,重申了党管人才基本原则和战略保障,逐步形成一个指导中国人才工作实践的新时代人才战略思想指引体系。

  十多年来,我国人才强国战略实施形成了一个逻辑清晰、目标明确、梯次递进、动态进阶的国家战略有机体系。当前,国家人才战略与教育战略、科技战略正形成一个三位一体、互动推进大格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将推动人才发展放到党和国家最高战略层面中去布局谋划,成为中国发展创新和民族伟大复兴之路的鲜明特色、基本路径和宝贵经验,其中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战略洞察、使命自觉和道路自信。将人才视为实现民族复兴的核心战略资源体现了一种执政党的历史自觉。这种历史自觉体现了对国家竞争背后实质是人才竞争的危机意识和主动担当,体现了对“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战略前景的主动营造和奋发作为。

  人才强国战略实施爬坡过坎站上历史新高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对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提质升级,人才队伍建设系统推进,人才工作水平全面提升,人才发展服务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成效卓著。

  首先,人才发展主要指标大幅增长,达到历史新高位。我国人才资源规模大幅增长,人才素质水平明显提升,人才投入和创新效能显著提高。我国具有世界最大规模的高校毕业生、科研人员和产业人才队伍,并进入人才回流的历史性拐点,优秀人才不论是增量上还是存量上都具有显著国际优势。在人才效能方面,我国高水平期刊论文数和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均居世界第一。在5G、量子通信、载人航天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华为、阿里、腾讯等成为世界级头部科创企业。根据《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我国从2012年的第34位大幅跃升至第12位。

  其次,人才体制机制改革破题开路,人才创新创业活力进一步释放。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将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上升为战略任务。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安排部署下,2016年中央印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我国迎来首次系统性、全口径、实质化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期和重大人才制度调整期。近年来,中央和国家出台体制机制改革配套措施30余项,制定相关文件140余项,以中央或国务院名义印发的超过30项,各市省区出台改革政策700余项。通过这一改革历程,党管人才工作体系发展强化,人才评价、选拔、使用、流动和激励机制所涉及的职称制度和职业资格制度改革、院士增选和管理制度改革以及人才创新创业激励改革等取得重要突破,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发挥,用人单位自主权进一步下放,体现知识和创造价值的收入分配机制正在建立,人才分类评价、人才评价去“四唯”和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三评”改革深入推进,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创新创业得到支持鼓励,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和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得到健全强化,引导人才向基层边远贫困地区流动的工作力度显著增强,限制人才顺畅有序流动的壁垒正在被打破,一些人才关心的兼职、出国、科研经费使用等热点焦点问题得到研究解决。

  2024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围绕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聚焦人才引领创新的基础性、杠杆性制度和教育科技人才改革一体协同等问题,为走好人才引领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之路铺石修路。

  再次,区域人才中心城市加速崛起,为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奠定基础。一批发展基础好的人才中心城市纷纷提出“人才强市”战略目标,制定出一系列竞争性较强的战略举措,着力建立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大力集聚国际产业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对周边产生了广泛辐射效应。北京以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三城一区”建设为引领,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计划、成果转化人才培育“朱雀计划”,建设国家火炬创业学院,大力盘活驻京高校院所科教资源。上海基于自贸区和张江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打造“双自联动”人才改革试验区,大力汇聚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全球创新创业资源。杭州推动城西科创大走廊建设,加快大科学装置落地,建立人才服务银行,推行“店小二”人才服务,以特色小镇人才集聚模式推动产业、投资、创新、人才、服务“五链融合”。成都推行“蓉漂”系列计划,构建“政务+创业+生活”综合人才服务体系。武汉实施“城市合伙人”计划及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深圳升级“孔雀计划”,发布人才工作条例,培育100余家市场化新型研发机构,“一人一策”为顶尖科学家量身定制事业平台。广州南沙探索建立南沙粤港澳三地共建共管人才协同发展促进机构。重庆、南京、合肥、济南、西安、宁波、郑州等人才城市也在加速崛起,区域发展引领效应日益突出。

  国家和各地大力实施的人才计划项目,产生了高端人才智力的“集聚效应”、知识和技能的“外溢效应”、人才投入的“渠道效应”、国际网络的“嵌入效应”和人才价值认可的“提升效应”,有力助推了创新驱动发展。可以预见,未来我国人才竞争比较优势将首先集中体现在这些人才高质量发展的中心城市上。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国人才队伍大而不强的状况还没有完全改变,高校院所人才发展体制机制问题依然存在,发挥市场配置人才的决定性作用仍然不足,“聚天下英才”的制度支撑体系还不完备,有利于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不够健全,人才自由涌现的环境建设仍任重道远。这些都需要在下一阶段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实施中逐步解决。

  迈入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人才强国战略新征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人才队伍在规模、质量和效能上不断迈上历史新台阶,我国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人才大国,并受到了发达国家的普遍关注,产生了广泛深远的世界影响。例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专门召开会议研讨中国人才工作,并将“rencai”列为官方语言。2020年英国借鉴中国经验,在首相府成立跨部门的“人才办公室”(Office for talent)。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和党的二十大提出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一系列战略布局,这意味着我国人强国战略已进阶升级。

  首先,立足科技自立自强,以突破性举措培养、孕育集聚世界顶尖人才。以推动原始性创新、颠覆性创新谋划科技人才发展布局,以产生国际一流原创性成果为导向,改革人才评价机制,保障资源投入能够流向最有创意的人,给连续做出高质量工作的人才以持续支持。建立“一流人才、一流待遇”体系,大力提升高水平人才工作、生活待遇,将其列入国家重点优先保障体系。建立与青年科技人才成长规律相匹配的前沿项目、人才发现机制,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机构和服务平台,为一流人才潜心研究提供突破性、专门化保障服务。借鉴世界顶尖科研机构、人才机构有益经验,吸收科研一线的优秀青年科学家、工程师参与到国家项目的建议、评价和管理中来。围绕国家科技战略力量建设,打造基础研究特区、科学家人才特区、打造国家人才发展高地、人才制度创新高地。

  其次,对标创新驱动,建立“人才本位”制度管理体系。以适当方式给专业型事业单位、科研事业单位传导发展竞争和专业竞争压力,弱化“干部身份”管理,推动事业单位建立“人才本位”“科学家本位”的人事管理体系。以扁平化组织破除衙门作风,灵活组织科研,重构资源配置体系。改革完善“双肩挑”人员管理方式,保障一线科研人员获取科研创新资源、科研奖励资源的优先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健全“高精尖”人才自由涌现的环境和条件,赛马而不相马,遵循市场法则,将精力投入到建立公平、公正开放式的发展环境上来,让人才在干事创业和价值创造中脱颖而出。

  再次,围绕提升人才承载创新能力,打造世界级人才平台高地。优化人才发展生态,打造世界科研高地、区域智核和创新创业增长级。大力推进有世界影响力的科创中心、自贸区和国家级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鼓励地方、行业在人才体制机制改革上先行先试,建设各具特色的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对成熟的经验进行复制推广。通过对重点人才平台载体、重点人才集聚区域加压突破,带动产生人才乘数效应、聚变效应和链式反应,在若干战略领域打造世界人才尖峰,以生态“极点”上的爆发增长和增量突破带动全局大发展,为赢得全球科技竞争和产业竞争主动权、领导权奠定基础。

智能
客服
微信
公众号
QQ
客服群
返回
顶部

{{ robotSet.robotGreeting }}

大家都在问
{{ item.question }}
您好,您是不是还想咨询:
您好,您想问的是不是:
{{ opt }}
你对以上问题是否满意?
满意
不满意
{{ timeOutMessage }}
继续等待 ({{ waitNumber }}S)    稍后咨询
继续等待     稍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