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人才发展要念好“量”字诀
信息来源: 大国人才
发布时间: 2024-11-06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加快建设国家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吸引集聚人才平台。”县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对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县域人才发展,要坚持因地制宜、因时而进、因势利导,念好“量”字诀,“量”出集聚氛围、使用舞台、激励政策的精准“适配度”,让高质量人才队伍成为县域高质量发展的强有力支撑。

  坚持因地制宜,用心念好“量需而引”的“量”字诀,“量”出有凤来栖的人才集聚“新氛围”。当前,各地不断加大人才政策创新力度,产业规模小、发展水平低的县域,仅靠拼政策、拼地域、拼薪资,难以占据优势。因此因地制宜,结合自身情况,“量需而引”就显得尤为重要。要以人才“缺什么”为导向,创新人才引进方式,建立灵活可用的引才机制,量好引才之“尺”,构建出人才需求与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信息对接的“金桥”。要深入高校和企业,举办人才引进现场会、基层就业宣讲会,制定人才需求清单,实现供需精准有效匹配,同时充分发挥本地特色优势,提高特色政策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提升人才引进的“含金量”,打造出适合人才集聚的良好氛围。

  坚持因时而进,用力念好“量才而用”的“量”字诀,“量”出才尽其用的人才使用“大舞台”。当前部分县域人才工作还存在“卡得过死,管得过多”现象,导致引进人才难以发挥整体功能和技术优势。要坚持因时而进,搭建“才尽其用”的人才使用“大舞台”,聚焦地区核心产业、重点项目、自然资源、区位特色等优势,紧扣高质量发展需求,突出需求导向育才,结合产业特色育才。要树立科学正确的用才导向,建立务实管用的评价体系,打造优质适配的空间平台,让人才与产业“精准链接”、让人才与平台“彼此支撑”、让人才与地域“联袂发展”,以“产才融合”的生动实践汇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澎湃动能。

  坚持因势利导,用情念好“量力而留”的“量”字诀,“量”出拴心留人的人才保障“实政策”。当前,县域城市与大中城市相比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留住人才压力大,更需要在优化服务营造“软环境”上下功夫,推动人才从“引得进”转化为“留得住”。要坚持因势利导,健全主管部门与人才“多对一”联系服务机制,倾聚匠心“安居暖巢”,通过“点对点”方式解决好人才落户、住房保障、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关键小事”,扫清人才“后顾之忧”。要真正落实好“百分百”兑现政策奖补,及时发放人才补贴,持续扩大人才专项资金投入,支持人才创业创新,打造人人崇尚创新、人人热爱创新、人人争先创新的氛围,以事业激励人才,使人才成就事业,促进各类人才成为推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重要力量。

智能
客服
微信
公众号
QQ
客服群
返回
顶部

{{ robotSet.robotGreeting }}

大家都在问
{{ item.question }}
您好,您是不是还想咨询:
您好,您想问的是不是:
{{ opt }}
你对以上问题是否满意?
满意
不满意
{{ timeOutMessage }}
继续等待 ({{ waitNumber }}S)    稍后咨询
继续等待     稍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