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山东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申报国家优青(海外)项目

一、项目简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自2021年起,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励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含非华裔外籍人才)回国(来华)工作,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二、申报条件
1.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的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2)出生日期在1980年9月1日以后;
(3)具有博士学位;
(4)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
(5)在2021年4月30日前,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
(6)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7)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19年9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或在海外无工作,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2.限项要求:
(1)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执行《202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中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限项要求,同层次国家人才计划只能申请或承担一项,不能逆层次申请;
(2)当年申请或正在承担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不得申请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
三、支持措施
1.工作条件:聘任为教授、博士生导师;提供研究生专项指标,配置办公室、实验室及相应配套资源;配备工作助手,也可自行组建学术团队;
2.薪酬:年薪80--100万元;
3.安家费、购房补贴:200万元,提供周转过渡房;
4.科研经费:享受基金委资助100-300万元和学校配套经费资助100-300万元,“双高”建设学科或博士点授权一级学科可适当增加科研启动费;
5.配偶及子女入学问题:协助解决配偶工作、子女入托入学等生活问题;
6.特别说明:对于进入会评但未入选人员且在校或来校工作人员,根据山东省相关政策,享受山东省基金优青项目资助,并根据业绩情况直接纳入校内“双百工程”支持,同时优先推荐申报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计划。
四、申报须知
1. 项目申请信息系统:https://isisn.nsfc.gov.cn/
2. 申请人于 3月22日 以后登录信息系统,在线填写并提交申请书。
3. 项目申请截止日期:2021年4月30日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指南链接:http://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34/info79819.htm
五、学院简介
机械工程学院是学校建校初期设立的学院之一,下设机械制造系、机械设计系、机械电子工程系、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系、仪器科学与技术系、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等6个教学部门。
学院现有教职工165人,其中教授27人、副教授(高级实验师)47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01人,博士生导师1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4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3人,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山东省教学名师1人。
学院拥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等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涵盖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材料加工工程、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等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在2016年全国第四轮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机械工程学科位列全国前31%、山东省属高校并列第一。2018年,机械工程学科入选“山东省一流学科”立项建设学科。2020年,机械工程学科入选“山东省优势特色学科”。
学院设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4个本科专业。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山东省品牌专业和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并与美国密苏里大学开展“学位互授项目”,与爱尔兰利莫瑞克大学合作开展本科教育项目;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是教育部CDIO工程教育教学模式改革试点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山东省特色专业。
学院拥有机械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央与地方共建机械基础实验室、山东省精密制造与特种加工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高校精密模具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数字化设计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光纤通信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现代金属材料成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运动训练器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省级教学科研平台,实验室面积25000m2,仪器设备总值1.2亿元。学院在激光加工、高端数控装备、精密制造与特种加工、机器人技术、精密模具设计与制造、金属材料成形等领域具有较强的学科优势和科研实力。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郑宏宇,郭前建
电 话:15264311038
13969397001
邮 箱:zhenghongyu@sdut.edu.cn
guoqianjian@163.com
请将个人简历发送至上述邮箱,邮件标题请注明“海外优青+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