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刚刚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德州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颁奖仪式暨“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德州行”活动上,武城县推荐的“高分子牧草膜生产及多层共挤高分子材料微复合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获得优胜奖,该项目成功在武城县签约落地。
据悉,该项目由青岛大学孙良栋和谷正教授团队实施,是武城县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有力结合的典范。项目致力于打造高分子牧草膜行业的领军企业,通过对高分子材料进行精确控制和优化,以提高牧草膜的阻隔性、耐候性和防污性,推动高分子牧草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截至目前,该项目已申请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已经授权下证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
该项目顺利落地,是武城县实施“一核两翼多链”人才发展战略的又一突破,更是其深耕细作、以人才为引擎驱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近年来,武城县紧密围绕产业发展脉搏,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引领战略,为产业转型升级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石。
为强化“核心”驱动,武城县精心组建了一支由科技、工信、人社、发改等部门构成的共计30人的服务人才团队,通过深入企业一线,走访高等学府与科研机构,精准绘制人才需求图、科研动态图和项目资源图这“三张清单”,为人才与产业的精准对接铺设桥梁。自2023年起,武城县与全国范围内36所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深度合作,成功引进43位行业领军专家,人才智库持续扩容。
武城县布局“两翼”发展战略,依托鲁权屯镇与武城经济开发区的产业集群效应,构建了占地超百亩的人才创新创业高地与高端装备及先进制造业产业园。为进一步提升引才效能,武城县还创新实施项目制和候鸟制等灵活多样的柔性引才模式,成功吸引了5个博士团队进驻创业,实现了高层次人才与本土产业的深度融合。截至目前,已完成32项科技成果的转化落地。
据介绍,武城县将通过加强产学研合作,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完善人才服务体系,打造更具吸引力的人才生态。同时,聚焦高端装备制造和先进制造业等重点领域,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