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材料学博士,已经发表了2篇SCI论文,可以参评哪个层次的人才?”“硕士毕业生进入单位,待遇如何?”……10月28日至29日,“山东—名校人才直通车”北京站活动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举办,宣讲会和人才招聘活动现场气氛热烈。
直通名校,就选山东。此次,我省组织了40家左右重点用人单位参加招聘活动,包括山东特检集团、海尔、浪潮、重汽等“十强产业”领域重点企业,以及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山东高等技术研究院、山东能源研究院、烟台大学等高校和新型研发机构,共提供223个人才招聘岗位,需求6000多人。
“我是潍坊人,迫切希望回到山东。”北京大学金融学博士刘丹瞄准科学研究类岗位,济南、青岛、潍坊都在自己的选择范围内。“这次来现场的用人单位质量都很高,人岗匹配度也不错,我的‘选择困难症’又犯了。”

在招聘现场,清华大学化学专业应届博士生冯棋赟对山东理工大学表现出浓厚兴趣。他认为,“人才直通车”通过集结重点企业、高校和新型研发机构,方便人才与意向单位高效对接。自己会根据科研条件、人才待遇择优考虑去向。
北大、清华两校1000多名应届毕业生参加现场活动,各用人单位为招揽人才,纷纷放出“妙招”。威高集团有限公司设置“伯乐奖”,承诺一旦成功推荐他人入职,即可获得一万元现金奖励。还有不少单位在易拉宝上张贴交流群二维码及“专业不限”“薪资open”等标签。

招才引智,贵在速度。“现场收到的简历会第一时间上传到集团人才库,初步沟通后,各部门及时与人才对接,并组织线上面试。”山东人才发展集团组织人事部业务经理崔超告诉记者,作为全国首家省级人才集团,对人才更加渴求,集团员工平均年龄只有32.7岁,且硕士及以上学历达到80%。
招才引智,重在待遇。智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今年4月成功登陆科创板,正处于快速上升期。“我们这次提供超过120个岗位,主要面向计算机、软件工程等相关专业,年薪不低于15万。”该公司人力资源总监王庭圣特别提到,除带薪培训、休闲旅游等福利待遇外,公司还提供股权激励。“淄博的人才政策力度也很大,博士可另外享受每月4000元的生活补贴。”
招才引智,要在技术。“借助此次活动,我们将与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等院系开展直接对话,引进一项技术,就有机会吸引一个团队。”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刘孟德说。
本次活动累计收到简历数达到1088份,达成意向人数535人,其中博士占比均超过50%。近两年来,以北大、清华为代表的名校毕业生来鲁就业创业呈现持续增长态势,2020年,该两校有268名毕业生选择到我省发展,国内“双一流”高校毕业生来鲁留鲁总人数实现倍增,为我省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清华大学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中心主任张超认为,依托“直通车”活动,更多清华学生了解山东、选择山东。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夏鲁青介绍,下一步,“山东—名校人才直通车”活动将积极克服疫情影响,以推动实现“今明两年,实现万名博士、十万名硕士、一百万名大学生在山东就业创业”为目标,抢抓秋季招聘黄金期,省市联动再举办100场以上现场活动,持续进行网上招聘活动,吸引集聚更多优秀青年人才来鲁创新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