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工大吉兴香教授团队:臭氧漂白让造纸变成绿色产业
信息来源:齐鲁壹点 发布时间:2021-11-05

  编者按

  日前, 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在京揭晓。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75个项目(人选、组织),山东省共有31项重大科技成果获奖,持续位居全国前列,其中,牵头完成11项(自然科学奖1项、技术发明奖4项、科技进步奖6项),获奖数量、质量和覆盖领域均再上新台阶。为展现我省在科学技术领域的重大研发成果和人才团队的创新力量,人才山东推出“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专题展播”,将山东省单位或个人牵头完成的科技成果进行集中展示。

  谈起造纸,很多人总会想到污染,在纸浆的生产过程中尤其如此。但在山东晨鸣纸业,有一条年产量100万吨的木纸浆生产线,不仅全程几乎无污染,而且生产的纸浆也都是用于高端纸的优质纸浆。生产线所用的技术源于齐鲁工业大学生物基材料与绿色造纸国家重点实验室。11月3日,这个叫做“高性能木材化学浆绿色制备与高值利用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的项目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臭氧加持,纸浆漂白告别“含氯”时代

  “项目的名字虽长,但说到底,其中的核心便是‘绿色’俩字。”说起自己从事多年的研究,齐鲁工业大学轻工学部主任、生物基材料与绿色造纸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吉兴香介绍。

  在传统的纸浆生产工艺中,纸浆的漂白通常都是通过次氯酸钠与酸发生反应,而且漂白过程需要一个半到两个小时,这通常被称作“含氯漂白”。

  “含氯漂白因为含有一定的毒性,因此生产过程对周围环境有潜在的危害,而且漂白时间长,对纸浆的品质也会有不良影响。”吉兴香介绍,经过多年的科研攻关,他们终于突破了这一技术难题。

  “在我们的技术中,利用臭氧通过氧化作用漂白,不仅无毒,更实现了瞬间漂白,基本实现了无污染。”吉兴香介绍。

  在纸浆的生产中,最终成为纸浆成分的是木材中的纤维,分离出的木质素则是让废水变黑的主要物质。“在我们的工艺中,采取了措施,将黑液中的木质素分离出来,这样纸浆生产中的产生的废液也就变清了。分离出的木质素则可以做木材加工的胶黏剂、颜料的分散剂、水泥的减水剂等,既解决了废水处理的压力,拓宽了制浆造纸的产业链,还产生了新的经济效益。”

  技术革新,带来的还有高附加值纸基材料

  从2015年开始,吉兴香团队的科研成果开始走出实验室,在晨鸣纸业落地。“从实验室走进生产线,其实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直到2017年,整套技术体系才逐步完善了。”吉兴香介绍,如今晨鸣纸业的这条生产线也成为企业技术含量最高的一条生产线。

  “解决纸浆生产污染的问题,国内外很多科研团队都在进行技术的攻关,虽也有一些成果,但真正实现产业化的,其实很少。”吉兴香介绍。

  但对曾经在纸企工作过的吉兴香来说,实现纸浆绿色生产并不是她工作的全部。“通过技术创新,实现高品质纸浆清洁化生产,进而用于高附加值纸和纸基材料的生产。”于是,在吉兴香团队的科研中,无添加生活用纸、转移印花纸、透明膜材料等高附加值纸和纸基材料也成为他们攻克的一个个目标。

  “比如转移印花纸,它的作用是在印制瓷杯或衣服上的花纹时,需要先把花纹印到纸上,再用纸把花纹转移到目标物体上,这就要求花纹要完整转移,还不能在目标物体上留下纤维,我们与相关企业一起,通过一系列技术攻关,研发了新的涂层,如今高品质的转移印花纸也已经实现了产业化。”吉兴香介绍,如今在太阳纸业、华泰纸业、恒联集团等大型纸企,她们的技术都已经在产生着良好的效益。

  纸代塑料,下一个突破已近在眼前

  在吉兴香团队研发的高附加值纸张中,透明膜是一种可以在某些场景中取代塑料的纸张,但因为高昂的价格,目前只能应用在一些高端包装材料等领域。

  “但致力于绿色发展的理念,用纸取代塑料的研究目前是我们的重点突破方向。”吉兴香介绍,她们目前正在研发一系列纸基材料,目的就是取代目前的轻薄塑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一次性塑料制品。

  作为一种代塑材料,纸基材料就要解决防水、防油、隔氧、防蒸汽等技术难题。“目前三个技术都已经突破,防蒸汽的技术也已经有一定成果,目前正在完善中。”吉兴香介绍,眼下,一家企业利用她们技术的代塑生产线也已经在筹建中。

  “纸基材料来源于自然,最终也会回归自然,也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取代一次性塑料的‘纸张’能带给我们更多绿色。”吉兴香说。

智能
客服
微信
公众号
QQ
客服群
返回
顶部

{{ robotSet.robotGreeting }}

大家都在问
{{ item.question }}
您好,您是不是还想咨询:
您好,您想问的是不是:
{{ opt }}
你对以上问题是否满意?
满意
不满意
{{ timeOutMessage }}
继续等待 ({{ waitNumber }}S)    稍后咨询
继续等待     稍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