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油田王永诗、王延光专家团队:捕捉地球“脉搏”,贡献油气勘探硬实力
信息来源:人才山东 发布时间:2021-11-17

  11月3日在北京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奖励大会上,胜利油田王永诗、王延光专家团队参与的“断陷盆地油气精细勘探理论技术及示范应用-以济阳坳陷为例”项目获得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胜利油田科技管理部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我国东部陆相断陷盆地一直是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战场,年油气产量占全国产量的40%以上,今后仍将是我国原油增储上产的重要支撑。济阳坳陷是断陷盆地的典型代表,针对其剩余资源分布隐蔽性强、油气富集规律复杂、精细高效勘探难度大等难题,“断陷盆地精细勘探理论技术及示范应用——以济阳坳陷为例”项目实施产学研攻关,创立了断陷盆地“咸化富烃、酸碱控储、有序成藏、精细勘探”理论和技术体系,新增石油地质储量15.81亿吨,对我国东部断陷盆地精细高效勘探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奠定了我国油气精细勘探理论技术的国际领先地位。

  据了解,该项目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共同实施完成。团队主要负责成员为胜利油田油气勘探领域(地球物理勘探)集团公司首席专家、正高级工程师王延光和油气勘探领域集团公司高级专家、正高级工程师王永诗。

  王延光长期从事物探方法、技术研究和管理工作,在地震资料处理、隐蔽油气藏地球物理勘探、信息化建设等专业领域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知名度。其率先在国内开展地震大连片、叠前时间/深度偏移、油藏地球物理等重大技术的攻关与应用,为胜利油田勘探开发、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创新研发地震资料采集处理解释一体化技术,形成了叠前地震成像、勘探决策支持系统等应用软件平台。主持完成高精度井地联合采集、井中地震等攻关研究,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实用的油藏地球物理技术。

  王永诗长期从事油气地质综合研究与勘探部署,在陆相断陷盆地油气成藏机理、油藏分布规律领域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和知名度。其创新提出陆相断陷盆地多样性潜山成因及展布规律认识,建立多样性潜山成藏模式,发现富台油田,探明广饶、埕北30等亿吨级潜山阵地;首次提出“相-势控藏”理论认识,实现了隐蔽油藏勘探由“定性预测”到“定量评价”质的飞跃,为胜利油田连续10年三级储量过亿吨提供了理论支撑;提出陆相断陷盆地油藏类型分布有序性和富集差异性认识,成为成熟探区精细勘探指导方针。

智能
客服
微信
公众号
QQ
客服群
返回
顶部

{{ robotSet.robotGreeting }}

大家都在问
{{ item.question }}
您好,您是不是还想咨询:
您好,您想问的是不是:
{{ opt }}
你对以上问题是否满意?
满意
不满意
{{ timeOutMessage }}
继续等待 ({{ waitNumber }}S)    稍后咨询
继续等待     稍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