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潍坊,有很多在公众眼里貌似默默无闻实则业内早已如雷贯耳的名字,他们是“潍坊制造”单项冠军企业背后的“最强大脑”,以一己之力带起了一个企业盘活了一条产业,天维膜公司总工程师傅荣强就是这其中的一个。
思路快,不拖沓,言简意赅,傅荣强的身上带着一股子严谨务实的科研范儿。一直到聊起他最熟悉的专业领域,话匣子才慢慢打开。他带领团队研发的电渗析膜和电渗析器装置从无到有打破了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这一张薄薄的只有0.1毫米的膜,一步一步改写了膜产业的市场格局。
突破·从无到有
说起电渗析膜或许很多人都会觉得很陌生,但说起工业废水污染处理估计所有人都会明了,这薄薄的一张膜就肩负着这样的环保重任。
“我们团队最新研发的这款均相电渗析膜,通电之后,把盐离子与其它物质分离开来,从而实现脱盐的目的,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化工废水处理、中水回用、海水淡化等领域,对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傅荣强说。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在煤转化、火电厂脱硫、印染、造纸、化工和农药及石油、天然气的采集加工等生产领域通常会产生大量的高盐废水,对环境的危害远远高于城市生活污水,但由于治污成本较高、环保监管难,其无序排放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还会引起土壤的盐碱化,高盐废水“零排放”是当下很多企业面临的严峻环保问题。
但此前几十年间,我国的电渗析膜一直依赖于进口,据傅荣强介绍,在2010年的时候,国内90%以上的电渗析膜还是依靠进口,而到2020年至少有一半实现国产化了,这其中有20%的国内市场份额是天维膜公司带来的。这不仅仅是一次从无到有的跨越,还倒逼国际同类产品大幅下调了价格。
“国外的产品在国内售价非常昂贵,原来这种电渗析膜进口的价格是每平方米2000-3000元,客户在使用接受度上面很困难。我们从无到有把它做出来了,每平方米的价格只有几百块,慢慢替代了很多进口产品,相应的国外同类产品进口的价格也降到了1000元-1500元。”傅荣强说。
成绩并非一蹴而就。从公司研发实验室到生产车间的四十多公里地,傅荣强来来往往奔波了数载寒暑,深刻体会到“真正把一个产品做好,要比看上去难得多”。
“我们做出这样一个非常薄的产品出来,而且在一平方米的面积上要非常的均匀,厚度做到完全一致,这个其实是有相当大的技术难度,需要实验室的研发和生产技术的改进结合起来。比如说做膜材料,不仅需要化学配比及合成参数的优化,还需要高性能增强材料,所以我们在做产品开发时,有一段时间搜寻了国内的各种各样支撑布,也搜寻了日本的、欧洲的、美国的,但最终效果都不是特别理想。随后我们就跨界去考虑,最终发生了一个思维的碰撞,把能源领域的材料进行了一些改进和优化。”傅荣强直言,做产品开发时不能专注于一个点上,有时候需要跨界跨领域的碰撞与合作。
这背后,是傅荣强在科研和生产一线多年精益求精的执着。
追求·关键技术国产化
为什么放弃国外高薪待遇和蒸蒸日上的事业前景选择了潍坊呢?这大概是傅荣强回答了很多次的一个问题。虽然他笑言“一切都是机缘巧合”,但这其中的取舍并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
在2013年回国之前的傅荣强就已经在科研领域崭露头角。从中国科技大学博士毕业后,他曾先后在韩国光州科学技术院和新加坡国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并获“新加坡千年基金学者”称号及奖学金。随后加入西门子水处理技术部新加坡全球研发中心从事均相离子膜材料的开发及应用研究,是业内颇有声誉的科研工作者。已发表论文30余篇,获国家专利3项,获国际PCT专利3项,并获得了西门子水处理技术部2009年度发明人奖。
傅荣强本来也以为自己会在跨国公司干到退休,但他看到了国内市场的机遇和潜力。
“我当时在新加坡的一家国际跨国公司从事研发工作,也很喜欢新加坡的环境,并且已经在那里置业,孩子也在那里出生,当时我以为我会在新加坡看着我的孩子慢慢长大,直至退休。但是机缘巧合之下了解到国内的发展太快了,国内的市场太大了,我们做产品要紧跟着市场走,所以就决定回国内发展。我们公司的董事长对技术和人才非常看重,几番洽谈之后我觉得在这个公司能够利用自己的技术把产品做出来,所以我就来了。”傅荣强坦言。
这一来就是八年。来潍坊后的傅荣强以最快的速度组建了新的研发团队,这支队伍从最初的几人到如今的近三十人,从膜材料改进组到膜工艺组再到膜应用组一条龙打通了所有关键点,取得的成绩亦是令人瞩目。成功研制出两个品种的电渗析阴/阳膜,分别适用于苦咸水淡化和有机物料脱盐,制备工艺简单,产品技术指标与进口产品相当;成功地制备了双极膜,技术指标与进口产品相当。与德国设备制造商合作,加工定制了30多米长的双极膜生产线,目前已顺利进入生产阶段;成功开发出各种电渗析器,可以应用于实验、中试、工业化生产各个过程……时至今日,他带头研发的电渗析膜目前稳坐国内行业榜首,潍坊市的膜产业也从蹒跚学步的婴儿成长为国内市场的中流砥柱。
在潍坊呆了八年的傅荣强感触最深的是山东省和潍坊市滨海区对于科研工作的重视。“我回国后,先后承担了国家863项目、山东省科技重大专项、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等科技攻关项目,深刻感受到无论从山东省还是潍坊市滨海区都是对科技工作非常重视的,会有一系列的支持措施来帮助企业把产品做下去,把产品进行优化,我觉得非常不错。“
谈及未来发展规划,傅荣强表示希望把电渗析膜产品做到非常细分、非常系统化。
“电渗析膜国内是近十年才取得的进展,而国外已经经过了三十年的发展,我们现在和国外产品相比的话还是有很多工作要做,具体来说国外产品有更多品种更加多元,接下来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丰富我们产品的种类,丰富我们产品的性能,根据不同的产品实现不同的匹配,最终达到和国外产品站在同一个技术水平上甚至超过国外产品。”傅荣强表示,关键的技术必须要实现国产化,必须要有我们自主的知识产权。
从无到有,傅荣强开了一个头,带出的却是国内膜产业无穷尽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