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峰计划”领军人物丨张训华:填补我国海上油气勘查的地学资料空白
信息来源:海报新闻 发布时间:2023-04-28

  4月18日,在厦门举行的中国海洋学会2023年海洋学术(国际)双会上,由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张训华牵头的“大陆架科学钻探与南黄海科学发现”项目,荣获一等奖。这是张训华40年从业生涯中又一个成就节点。

  该项目由张训华牵头,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联合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和原国家海洋局等部门所属20余家科研院所,在南黄海实施了CSDP-1和CSDP-2两口全取心科学钻探井。研究成果回答了南黄海陆架区系列地学关键问题,在众多科研及生产部门应用推广,并为南黄海油气勘查提供了重要支撑。

  记者了解到,CSDP-1井创造了我国陆架区钻探船全取心钻进300.1m的最深记录,建立了南黄海第四纪标准地层格架,确定南黄海陆架形成时间,揭示了长江、黄河物源转换的关键节点,首次获得黄河入海具体时间。CSDP-2井创造了全球陆架区全取心钻进2843.18m的最高纪录,在南黄海首次钻至志留系,建立了南黄海志留纪至早三叠世地层基准剖面,首次在南黄海海相地层中钻遇油气显示,首次获得中-古生代海相地层62处油气发现,构建了海域首个地层“金柱子”,建立了南黄海油气成藏“四源三储多次充注”模式等突破性成果。

  在40年的从业生涯中,张训华创造了多个“首次”。他首次编制1:500万《中国—东盟海区地质地球物理系列图》7种图件,首次编制《中国近海—西太平洋海区及邻域1:300万地质地球物理系列图》9种图件,填补我国在西太平洋地区缺少基础地学资料的空白;首次系统解决海陆不接问题,首次编制《中国海陆及邻区1:500万地质地球物理系列图》8种图件,完整、系统、全面解决了地质与地球物理海陆不接的难题。

  张训华基于建国以来的实际调查资料及海洋地质地球物理研究成果,结合最新国际调查研究成果,带领国内五个系统15家科研院所近500人的科研团队,历经近20年攻关,解决了海量数据融合、地质地球物理内容海陆衔接、海底深浅资料统筹等关键科学问题和位场数据精度评价、大范围数据平衡、四维地质内容平面展示等技术难题。

  他还牵头我国国际标准分幅百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试点,并主持制定了相应的规范;组织开展黄东海深部地质探测,实现了多项技术突破和重大科学发现。在地震震源构建、海底深部地质结构信息采集与数据处理、大地构造单元关键界线和构造演化等方面获得多项创新成果。

  张训华研究员从事海洋区域地质与构造地球物理研究40年,最早承担我国百万海洋区调试点,提出并主持我国大陆架科学钻探,主编我国第二代海洋地学系列图,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SCI/EI 69篇,出版学术专著11部及海域系列图4套20余册。

  从业40年来,张训华主持完成了20多项国家专项项目、基金项目、大调查项目,著有《中国近海地质》《中国海域构造地质学》《中国近海及邻近海域地形地貌》等多部专著。

  张训华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攻关成果大奖1项、省部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11项。2001年,张训华被国务院授予 “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并享受特殊政府津贴。2013年获得我国地质科学最高荣誉——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智能
客服
微信
公众号
QQ
客服群
返回
顶部

{{ robotSet.robotGreeting }}

大家都在问
{{ item.question }}
您好,您是不是还想咨询:
您好,您想问的是不是:
{{ opt }}
你对以上问题是否满意?
满意
不满意
{{ timeOutMessage }}
继续等待 ({{ waitNumber }}S)    稍后咨询
继续等待     稍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