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科学技术最高奖获得者华卫琦——产业报国,创新无止境
信息来源:大众日报 发布时间:2024-07-29

  华卫琦简介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万华研究院院长,先进聚合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国家聚氨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异氰酸酯等高端化学品和化工新材料技术创新和转化工作,带领创新团队攻克了脂肪族异氰酸酯(ADI)、尼龙12、高性能聚烯烃弹性体(POE)等“卡脖子”技术,引领MDI制造成套技术、共氧化法环氧丙烷绿色先进制造技术等产业重大关键技术进步方向,为我国化工及相关行业自主创新和高质量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我们向世界证明,中国人不仅能做成别人认为不可能的事,还能做到更好!”7月26日,站上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的领奖台,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万华研究院院长华卫琦说。

  “技术创新是万华的核心竞争力,科研不是企业的花瓶。”2015年MDI产能站上世界第一之后,持续的创新使得万华不断突破、穿越周期。从突破封锁自主掌握MDI生产技术至今,万华已经迭代到第七代技术,装置单套产能达120万吨/年,规模是国际同行的2倍以上,在本质安全、单耗能耗、产品质量等方面全面领先。以MDI为基础,万华还延伸出石化、新材料、精细化学品等业务板块,成长为全球化工16强。

  “从我们的研发历史来看,最长的花了17年,较短的也有七八年时间,所以我们意识到现在就去抢风口、看短期是毫无意义的。”华卫琦说。

  6月底,烟台万华产业园,年产20万吨高端聚烯烃弹性体POE项目实现全流程贯通,并顺利产出合格产品。POE是一种性能优异的高分子材料,主要应用于光伏和汽车行业。此次POE项目投产,改变了POE行业的竞争格局,也终结我国POE产品长期依赖进口的历史。

  万华始终把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去年,万华研发投入达到40亿元,今年预计在此基础上继续增长。

  此次是万华第二次摘得省科技最高奖。持续保持创新活力,持续涌现领军人才,持续产出创新成果并转化为生产力,这样的万华被网友称作化工届的“华为”,在“国家创新型百强企业”中高居前三。

  “目前,我们正在研发第8代MDI生产技术,通过系统能量集成和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在不久的将来,将实现整体生产过程净能量输入小于0的重大突破。”华卫琦说。

  从企业科研生产一线成长为万华科技创新总负责人,最让华卫琦难忘的是2006年至2007年万华MDI第一次重大突破前的“黑暗时刻”。“当时,万华一年的盈利规模才几亿元,我们在宁波试验生产,投入巨大,每次投料开机就意味着400万—600万元的净利润损失。”

  “但我们还是坚定方向,最终经过十多次试验取得了成功。”华卫琦说,这一成功对万华的发展至关重要:此前,万华虽然掌握了MDI工业化生产技术,实现了从无到有,但在这之后,万华成功突围,从有到优,开启了产品质量稳定提升、能耗大幅下降、单耗大幅下降、产能快速提升的发展快车道,从后来者变为引领者。

  “万华作为行业领军的国有企业,有责任统筹协同好各方力量,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华卫琦说,万华的产品几乎都是基础性的化工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和场景。

  在“无人区”求索创新的同时,万华开始了研发系统的变革,在4000名专职研发人员中分出约1000人,进行再创新、再开发,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把科研往下游应用端再多走一步,带动上下游产业共同做大蛋糕。

  “我们把研究聚焦在三个重大方向上:一是能源和交通,特别是新能源;第二是电子信息和半导体;第三是健康营养和护理。”华卫琦说,未来,万华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加强科研攻关,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奋力实现“2025年全球化工10强,2030年全球化工3强、全球一流的世界500强企业”目标,为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智能
客服
微信
公众号
QQ
客服群
返回
顶部

{{ robotSet.robotGreeting }}

大家都在问
{{ item.question }}
您好,您是不是还想咨询:
您好,您想问的是不是:
{{ opt }}
你对以上问题是否满意?
满意
不满意
{{ timeOutMessage }}
继续等待 ({{ waitNumber }}S)    稍后咨询
继续等待     稍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