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第三届山东人才创新发展大会暨第十三届“海洽会”在济南举办。活动期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长郝芳接受媒体采访时分享道:“这是我第二次参与山东人才创新发展大会,我深切感受到了山东省委省政府对人才和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也见证了山东在人才引进和科技创新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本次大会上,山东省相关部门推出的一系列重大举措,无疑将对人才的引进和流动产生深远影响。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此次大会更是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指引我们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这也将成为我们今后奋斗的目标和方向。”
谈及山东的人才服务环境,郝芳表示,山东的人才服务水平在全国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自2017年来到山东工作后,他深切体会到了山东对人才服务的周到与细致。山东不仅为人才创造了优越的工作条件,提供了平台支持和经费项目资助,还全方位解决了人才来鲁工作的后顾之忧。此外,山东还积极为来鲁工作的专家学者搭建产学研对接的桥梁,使科技工作者的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针对山东此次推出的高等教育共同体(以下简称“共同体”)这一创新举措,郝芳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共同体”的成立能够聚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汇聚国内外的优质资源,从而推动山东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此外,“共同体”还能够有效推动企业、科研机构、高校院所的无缝对接,促进协同创新、协同育人、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为山东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这也将形成互相融合、互相支持的和谐文化,为山东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据郝芳介绍,近年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积极响应山东省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全面优化了学科布局,并与山东省的相关政府、企业携手共建了一系列教学和科研机构。同时,学校还精心设计了人才培养方案,并积极引进省内企业专家,使其成为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柱。
对于下一步学校将如何更好服务山东发展战略,郝芳提到,首先,学校将进一步汇聚高端人才资源,加大国际联合办学的力度,并针对山东省的具体需求,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从而提升学校的整体创新水平。其次,学校将紧密围绕山东发展,提升培养符合山东创新发展要求的人才的能力。为此,需要加大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以及创新融合的力度,充分利用高端平台来支持人才培养工作。此外,学校还将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工作,并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速度,确保科技成果能够真正服务于山东的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