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重要论述
信息来源:大国人才 发布时间:2021-10-1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始终把人才发展与民族复兴、国家强盛紧密联结,突出强调人才资源的重要地位和战略作用,深刻揭示人才与发展、创新之间的本质联系,把人才强国战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战略、先手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对人才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做出了一系列战略性、全局性谋划,形成了从思想到战略到行动的体系,科学阐释了为什么要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建设人才强国的方向路径是什么、人才活力如何激发调动、如何完善人才工作体系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丰富和发展了党的人才工作理论,为我国建设世界人才强国提供了科学指引、注入了强大动力。

  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人才是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强盛的战略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才越多越好,本事越大越好”“国家的强盛,归根结底必须依靠人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我们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党和人民事业要不断发展,就要把各方面人才更好使用起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人才和人才工作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整体格局中进行谋划和推进,要求全国上下都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把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先手棋。

  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二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2018年他以恢弘的国际视野指出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强调要在危机中育先机,变局中开新局。在当年的两院院士大会上,他提出要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把人才工作置于党和国家更加突出的位置。

  党的十九大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处于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交汇期,我国既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又面临着差距拉大的严峻挑战。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人才是实现民族复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重要论断,并对新时代人才工作提出了“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和“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要求。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做出部署,要求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激发人才活力。

  从第一资源到战略资源,从人才支撑发展到人才引领发展,从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到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习近平总书记揭示了人才与民族振兴、国家发展之间的深刻联系,对人才资源作出了科学的价值判断和战略定位,提升了全党全国全社会优先发展人才、以人才引领发展的意识,对人才工作在国家发展中作用进行了精准定位,为我国加快人才强国建设、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夯实创新发展的人才基础

  当今世界,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活跃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创新成为影响和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变量,国家发展对创新的依赖前所未有,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

  党的十八大以来,每一次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全国代表大会,习近平总书记都亲自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每当我国在科技前沿领域取得重大成就,总书记都致电致信祝贺,慰问科技人才团队;每次到地方考察,他都到科研单位与科技人才交流。一次次的重要讲话和亲切关怀,传递着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对人才引领创新的深切厚望。

  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才与创新关系作出了深刻阐述:“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是创新的核心要素”“一切创新成果都是人做出来的。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没有人才优势,就不可能有创新优势、科技优势、产业优势”……这些论述,揭示了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的本质,揭示了人才引领创新的基本规律。

  2013年7月,在考察中国科学院时,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我国科技队伍规模是世界上最大的,主要问题是水平和结构,世界级科技大师缺乏,领军人才、尖子人才不足,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与生产和创新实践脱节,人才政策需要完善,教育方面也需要进一步改革,以更好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对于解决科技创新发展的人才瓶颈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科技创新最优先的位置”,他强调引进和培养双管齐下提升科技人才创新水平改善科技人才队伍结构,“人才政策方面手脚还要放开一些,要集聚一批站在行业科技前沿、具有国际视野和能力的领军人才”“尊重人才规律,解决人才队伍结构性矛盾,构建完备的人才梯次结构,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

  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中央更加重视创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力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与之相对应,科技强国建设的目标也从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转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

  人才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2018年、2021年两院院士大会,习近平总书记都强调要牢固树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聚集人才,夯实创新发展的人才基础。

  “世界科技强国必须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我国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今年5月,习近平再次提出要激发人才活力,建设全球人才高地,“要构筑集聚全球优秀人才的科研创新高地,完善高端人才、专业人才来华工作、科研、交流的政策。”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国家、民族长远发展的大计。” 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必须更加重视国内创新人才的自主培养。在今年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国内人才培养的三个“更加”,即“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更加重视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培育。要更加重视青年人才培养,努力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顶尖科技人才,稳定支持一批创新团队,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

  在总书记的关心下,我国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推进,创新发展的人才基础不断夯实,我国自主创新事业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亿万人才在科研、经济建设一线,以创新创造引领、护航经济社会发展:从“嫦娥五号”“天问一号”“慧眼号”探索太空到“海斗一号”“奋斗者”探测深海深地,从大飞机、高速磁浮车、5G等高新技术支撑高端产业到研发“新冠疫苗”护航人民健康……我国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一些领域正逐步从世界科技的“跟跑者”跃升为“并跑者”“领跑者”。

  深化改革 激发人才活力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必须充分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向改革要人才效益,指出要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扩大人才开放,切实推进党和国家人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

  2013年,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用活人才,建立更为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完善评价这个指挥棒,打通人才流动、使用、发挥作用中的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支持和帮助科技人员创新创业”。2014年8月,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用好科研人员,既要用事业激发其创新勇气和毅力,也要重视必要的物质激励,使他们‘名利双收’”。

  2016年3月,《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正式出台,这是党中央对我国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作出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对落实《意见》,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的重要论述,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合理的科研经费分配使用制度和人才评价制度,能够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充分释放创新活力,反之则会阻碍人才释放创新活力。2016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人的创造性活动从不合理的经费管理、人才评价等体制中解放出来”。

  为最大限度支持科研人员创新创业,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让领衔科技专家有职有权,有更大的技术路线决策权、更大的经费支配权”“建立让科研人员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的保障机制,让科技人员把主要精力投入科技创新和研发活动”“要改革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实行‘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要不拘一格、慧眼识才,放手使用优秀青年人才,为他们奋勇创新、脱颖而出提供舞台。”

  对人才评价制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的现象仍然严重,名目繁多的评审评价让科技工作者应接不暇”“人才管理制度还不适应科技创新要求、不符合科技创新规律”。他要求除弊革新、完善人才评价制度:“形成并实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制度”“改变以静态评价结果给人才贴上‘永久牌’标签的做法,改变片面将论文、专利、资金数量作为人才评价标准的做法”“注重个人评价和团队评价相结合”,“要‘破四唯’和‘立新标’并举,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

  习近平强调要促进人才顺畅流动,指出“要坚持竞争激励和崇尚合作相结合,促进人才资源合理有序流动。”

  对于激励人才,他指出“要强化激励,用好人才,使发明者、创新者能够合理分享创新收益,打破阻碍技术成果转化的瓶颈。”

  改革是激发人才活力的源泉。近年来,各地各部门深入贯彻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要求,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积极推动人才工作领域改革,人才评价、激励、流动等机制改革不断破冰,广大人才的报国情怀、奋斗精神、创造活力不断被激发出来,转化为一个个中国发展的奇迹,中国特色人才制度的优势越来越凸显。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 完善人才工作体系

  党管人才,是我国人才工作的根本原则,是党执政兴国的制度安排,是我国的人才制度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切实改进党管人才方法,真正做到解放人才、发展人才、用好用活人才。”

  他指出:“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

  他强调“着力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深入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鼓励引导人才向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基层一线流动”“要加强对广大知识分子的政治吸纳和政治引领”“在知识分子和广大人才中大力弘扬爱国奉献精神”……

  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

  2018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把“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纳入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进一步加强了党管人才的组织保障;又提出“完善人才工作体系,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的要求……

  这些重要论述和要求涉及党管人才的各个方面,极大地丰富了党管人才的内涵,为新形势下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保证人才工作和人才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提供了根本遵循。

  近年来,党管人才领导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在党的领导下,政府、市场、社会、用人主体、社会多元主体参与的人才治理体系逐渐形成,专家人才团结、引领、吸纳工作不断创新,识才爱才敬才用才氛围越来越浓,爱国奋斗成为广大人才群体共同的价值追求,越来越多的人才紧紧地凝聚在党的周围,在民族复兴的征途中不懈奋斗……

  百年大党风华正茂,创新中国朝气蓬勃。广大人才勇担创新使命,逐梦前行,正在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大步迈进!

智能
客服
微信
公众号
QQ
客服群
返回
顶部

{{ robotSet.robotGreeting }}

大家都在问
{{ item.question }}
您好,您是不是还想咨询:
您好,您想问的是不是:
{{ opt }}
你对以上问题是否满意?
满意
不满意
{{ timeOutMessage }}
继续等待 ({{ waitNumber }}S)    稍后咨询
继续等待     稍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