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位优势并不明显的淄博市淄川区,连续11年坚持组织院士专家淄川行活动,以此吸引人才落户,为动能转换注入内生动力。
这几天,“百名专家淄川行”活动正在举行,96家高校及科研院所的309名专家教授、10多名院士来给淄川产业发展把脉问诊。来自中科院兰州化物所的刘维民院士是第4次来淄川,这次他要在当地一家企业建立院士工作站。
淄博惠华石油添加剂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宇表示,更加迫切地需要利用院士的这种平台,来去做一些产品的这种品质上的这种提升,和公司的这种远景的规划。
惠华是一家生产润滑油添加剂的企业,年产值5000多万元,这样一家小企业缘何能够吸引刘维民这样的院士青睐。事情还得从4年前说起,当时,淄川区到兰州邀请刘院士参加专家行活动,在众多企业的技术需求中,刘院士一眼就看中了惠华。
中国科学院院士刘维民表示,这些添加剂是润滑油里面的味精水润滑油的核心,他们如果把这种最重要的这种添加剂做好,那我们国家的润滑油就可以做得很好,所以这是我选择它的最重要的考量。
4年来,刘维民与惠华的合作越发紧密。淄川凯盛新材料是国内氯化亚砜生产基地,但产品单一附加值低,在向精细加工转型过程中,迫切需要领军人才。2012年,在一次人才对接会上,董事长王加荣和孙庆民博士达成了柔性合作协议。
山东凯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主任孙庆民:“当时是初步的做,那当时我还是以技术顾问的形式来做的。”
4年的项目合作,让双方加深了了解,2016年,孙庆民被凯盛全职引进。
山东凯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加荣谈到:“我们产品又适合于他,我们平台,又正好是她专业所需要的,所以说一谈就非常愿意来公司工作。”
山东凯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主任孙庆民表示:“如果单靠我当时个自己创业的那个方式或那个平台,是不可能把项目做得这么大,凯盛愿意开放平台,让我来更好的发光发热,那我就放弃了自己原有的公司。”
在孙庆民的带领下,企业积聚了20多名行业人才,第三代新材料产品迅速问世,去年成功入选工信部第二批单项冠军示范企业。通过“问诊引才、筑巢引才、平台引才、项目引才、服务引才”五位一体柔性引才,已有1500多名国内外专家服务淄川。
淄博市淄川区人才办公室主任李烨:“比如说我们鼓励企业引导企业到上海北京广州这些一线城市建立这种离岸的研发中心。比如说我们鼓励企业引进周末工程师,引进候鸟式的工程师,淄川的企业家在一起,如果哪个企业没有一个合作的专家,都觉得是很丢人的事情。”
数据显示,2017年淄川高新技术产业占比达27.4%,在全国69个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成效评估中位列第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