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市岚山区:深挖集群产业特色 构筑技能人才高地
信息来源: 大众新闻客户端
发布时间: 2024-10-28

  近年来,日照市岚山区聚焦人才强区战略,结合“人才引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试点任务,深入实施“蓝领计划”,探索具有岚山特色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以产聚才、以才兴产”的良好局面。截至目前,岚山区“蓝领人才”总量达2.46万人,其中,全国技术能手5人、全国钢铁行业技术能手11人、齐鲁首席技师16人,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能人才基础。

  “责任+导向”同向发力,放大“靶向叠加”效应。坚持把“蓝领人才”摆在新旧动能转换、产业转型升级的突出位置,为其“量体裁衣”制定全周期服务措施,探索具有区域特色的技能人才工作新路子。高规格召开“创新兴岚”暨人才工作会议,将“蓝领人才”培育确定为党委书记抓人才工作项目,明确推进路径、时间节点、工作目标,高位推动确保任务落地落实。召开特色产业链“蓝领人才”座谈会,走访全区14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在广泛征求意见、实地深入调查、反复研究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出台“蓝领计划”七条措施,明确“蓝领人才”“金蓝领”技能人才范围,以及引得来、育得强、用得活、留得住、评得准、管得少、服得好7个方面内容,为各级各部门各行业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政策支持。

  “产才+技培”互融共促,延伸“四链融合”触角。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依托“人才链”壮大“产业链”,聚焦钢铁、海洋、茶叶等特色集群产业,构建“产业+项目+人才”引才育才体系,柔性引进毛新平、刘仲华等院士团队,与东北大学、武汉科技大学等20余所院校建立对接渠道,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26个、高层次创新人才172名,自主培育泰山产业技能领军人才3名,推动形成“院士引领、领军人才带动、高技能人才支撑”的产业人才工作格局。全力实施新型企业学徒制,推行“企校双制、工学一体”培养模式,促进日照市工业学校与日照铸福实业等多家企业,签订《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人才培养合作协议,联合培育企业一线学员150余名。依托电商直播基地、党校等全区人才培训基地,有针对性地开展种养、手作、电商等产业技能培训,先后举办“海鲜+电商创业”“日照绿茶手工炒制+电商”等技能人才培训30余期,培训1200余人次。

  “平台+赛事”激发活力,驱动“创新能量”转化。深化技能人才工作站、教学实践基地等平台建设,与北京科技大学联合成立研究生科技服务及挂职锻炼基地,推动圣谷山、御园春等企业创建省、市级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建成技师工作站10家、特色技能大师工作站4家,联合实施重大关键技术攻关项目17项,230多项科技成果正在深入对接,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大力推进技能名师工作室、创新工作室建设,充分发挥首席技师、劳模工匠示范引领作用,开展名师带徒、“金蓝领”培训计划等活动,推动技能人才梯次培养,共培养新型学徒214人、金蓝领人员235名。坚持赛教融合、赛训结合,广泛开展各类技能大赛,每年常态化组织举办职业技能竞赛化学检验员大赛、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暨茶叶技能大赛、职工技能比武大赛等专业赛事10余场,连续6年举办岚山区创新创业大赛,评选出“岚山工匠”20名、“岚山首席技师”131名,并推荐申报省市荣誉,1人获选2023年山东省技术能手、2人获选山东省技术技能大师,激励人才不断提高技能工作水平。

  “保障+放权”双管齐下,塑造“岚领无忧”品牌。将5月1日创新设立为“岚山蓝领人才日”,广泛开展系列活动,深挖“蓝领人才”典型事迹,每年选树10名“最美蓝领人才”,以专属节日方式礼敬人才;在发展党员、树立典型、评选劳动模范中重点向企业一线高技能人才倾斜,不断增强人才的归属感、获得感和荣誉感。建设200余套拎包入住式产业人才公寓,联合工会、团委、妇联“岚山城市行”游学体验和青年人才交友联谊系列活动,对企业引进的本科及以上技能人才每人最高补贴18万元,不断提高人才的吸引力。把“蓝领人才”评选、使用、激励等方面自主权赋予用人主体,支持企业在规定框架下开展技能人才自主评价,通过“点对点”“面对面”指导,推动54家企业获得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资质,推动各类技能人才脱颖而出。

智能
客服
微信
公众号
QQ
客服群
返回
顶部

{{ robotSet.robotGreeting }}

大家都在问
{{ item.question }}
您好,您是不是还想咨询:
您好,您想问的是不是:
{{ opt }}
你对以上问题是否满意?
满意
不满意
{{ timeOutMessage }}
继续等待 ({{ waitNumber }}S)    稍后咨询
继续等待     稍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