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访谈

庹华:“小”机器人的“大”机会

时间:2019-10-15 来源:人才山东

  从去年的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胜出之后,庹华拿来参赛的机器人已经从山东的生产基地卖出了一千台……

  “创业齐鲁、共赢未来”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汇聚了八方英才角逐“山东机会”,在首届创业大赛上获得优胜的庹华于日前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是一场“很有价值的比赛“。

  庹华是珞石机器人的掌舵者。在去年首届创业大赛上,他和他年轻的创业团队以“高性能机器人项目”获得优胜,该项目后续不仅获得了省里一列政策、资金的直接扶持,庹华个人也因此直接入选泰山产业领军人才。

  据了解,从去年拿到优胜到截至目前不到一年的时间,庹华拿来参赛的机器人已经从他们位于山东邹城的生产基地销售出了一千台左右。

  “一拍即合”的山东机会

  三年前初到山东邹城的时候,摆在庹华面前的是五个灰扑扑的废弃老厂房。他们和地方政府一起规划、改造、重建,只用了半年的时间,占地20000余平米、集工业机器人的生产、组装、测试、售后与集成于一体的珞石机器人综合生产基地就已经竣工投产,并以其规范性和标准化被客户们交口称赞。

  “效率高”——这是庹华对山东省招商引才最直观的印象,和珞石机器人“用效率改变世界”的初衷不谋而合。

  谈及为什么会选择来山东建厂,庹华表示“彼此价值观的认同很重要,对机器人未来前景对一致判断也是重要依据”。当时正在全国选址建立生产基地的庹华,和山东省邹城市的招商引才团队接触了一个多月就签订了合同,正是因为他们对机器人行业的熟悉和了解,给了庹华“一拍即合”的惊喜。

  除此之外,山东的区位优势和邹城良好的工业基础也是庹华最终选择这里的两个原因。“我们主要的研发力量还是在北京,研发和生产有很多地方是密不可分的,所以生产基地不能离研发太远,当时转了很多地方,山东去北京比较近,区位优势比较明显。再就是邹城是一个工业城市,有很多配套政策,我们有一些粗加工需要的设备和配套都能满足。”庹华说。

  资料显示,庹华所创珞石机器人公司已获得国内外大奖及专利50余项,是唯一一家获得国际西门子PI认证的国产自主品牌机器人企业,年产工业机器人5000台,已成为山东省规模最大的机器人公司。

  “避重就轻”的发展之道

  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消失,近年来国内人工成本持续上涨,“机器人换人”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数据显示,至2013年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年购买工业机器人数量最多的国家。此后中国机器人市场迎来井喷式发展,三分天下开始有了国产机器人的一份,但四大家族(瑞典ABB、日本发那科、德国库卡、日本安川)的占有率仍然超过60%。

  那么,四座大山面前,珞石的生存机会在哪里呢?

  “四大家族在重负载机器人领域的领先优势更加明显,比如汽车行业。但是随着人力成本的上升,以前不会用到机器人的行业或者用到机器人比较少的行业,都开始尝试使用机器人,这样就会产生新的场景新的需求,而且每个行业的要求不一样,需要深入行业研究开发出很多不同的行业应用。但四大不在国内,他们很难往行业内走,所以这就是国产机器人的机会吧。”

  虽然庹华以瑞典的ABB作为自己创业的追赶目标,但却没有盲目与四大家族已经深入的重负载机器人领域“死磕”,而是独辟蹊径选择了巨头未曾涉足的轻量机器人领域去突破。“第一永远可以另起一行。”在庹华看来,中国是制造业大国,有大量机器人未曾涉足的独具特色的行业应用场景,依托核心技术优势,深入细分领域,做特色应用市场,这就是珞石的成长机会。

  比如刀具开刃,珞石的特色应用技术之一。

  中国刀具产量占到世界的1/4,但自动化程度很低,其中刀具开刃完全依赖有经验的开刃工“老师傅”手工开刃。而如今“开刃”这项非遗技艺的传承越来越困难了。这让不少刀具企业困扰不已。

  珞石为此专门研发了机器人开刃技术。如今已在生产线上落地应用。机器人刀具开刃技术对力控和系统稳定性有着极高的要求,而力控技术恰恰上珞石的核心特色技术之一。“柔性力控+精准力控”技术在刀具开刃上实现了完美应用。“通过柔性力控技术,实现开刃过程恒力磨削,力控精度达到3N,确保刃口刃线一直,刃口刃宽精度达到0.5mm,所以产品一致性是人工无法比拟的;通过精确力控及电控系统配合传感器测量补偿,实现系统闭环控制,保证一次锋利度80张切纸以上,也就是good level。”

  一台机器人替代两个高级开刃工,六台机器人同时生产只需一个普通工种,为刀具企业解决了用工问题。“机器人没有情绪,昼夜开工也不知疲惫,开刃的稳定性大大增强,提高了良品率,保证产品品质。”

  还有缝制,机器人处理布料等柔性材料。这些对技术要求高、需要自主研发突破的专业细分领域,这就是珞石的发力点和增长点。

  据了解,目前珞石的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打磨、缝制、装配、分拣、质检、上下料等多个领域,在巴西、墨西哥、波兰都有业务,客户包括法雷奥、舍弗勒、久久精工、娃哈哈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直接间接服务于戴姆勒奔驰、宝马等全球顶级车企,为众多行业提供了智能制造解决方案。

  苦中有甜的创业故事

  从最初的三人创业小组到目前近三百人的团队,说起这四年的创业故事,庹华坦言“开始的时候确实不容易,很苦”,但听他细细道来,却又从他的“苦”里感受到了坚持、梦想和希望。

  “我们是三个在央企的同事一起出来创业的,最开始是在一个小区里的120平米的民宅开始办公,呆了四五个月,人比较多了,就租了个别墅,吃住都在里面,又呆了半年左右,然后人数到了20多个,又坐不下了,就搬到了现在北京公司的地址。最开始的时候基本上是996、997的工作体制。”庹华说。

  当下,工业机器人三大核心零部件减速器、伺服系统、控制器主要被国外公司垄断,而这占到了机器人成本的70%以上,长期的滞后对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形成掣肘。庹华和两个创业伙伴经过市场调查,决定从自身最擅长的领域——控制系统开始迅速切入市场,而后再图大图强。

  他们赶上了国内工业机器人需求井喷的好时候,他们顶住了国外垄断的压力坚持自主研发,精准的市场战略让珞石在短短四年里迅速崛起,目前已成为小负载工业机器人领域国内领先的公司。公司研发的XB4\XB7\XB7L等系列国产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和核心控制系统,得到了市场和客户的一致好评,打破了工业机器人核心控制系统被国外垄断的局面,代表着国产小负载机器人的最高水平。

  9月17日,上海工博会开幕当日,珞石新一代柔性机器人xMate全球首发,宣告了其对世界机器人柔性技术的全面突破。新一代xMate柔性机器人采用了一体化设计,在不改变本体外形的前提下,将控制器,安全控制器,IO模块都集成到本体中,真正实现无控制柜设计。xMate搭载了全新的xCore控制器,具有高性能的力控技术,保证了其完美的力控特性与柔顺特性,使之更精准更安全。“拥有人类力觉、如人类手臂般的机械臂。”

  谈及对自己公司在国内同行业里技术实力的评价,庹华不无骄傲地直言“我们应该是最好的”。但即使已经皎皎如月,庹华依然坚持对研发的大手笔投入,研发投入占到了销售收入的一半。

  “不欲碌碌如玉,珞珞如石”。对于珞石来说,创业四年不过是个开始。

分享到:

山东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友情链接

  |     |   意见反馈   |     |   联系我们
山东省高层次人才发展促进会
鲁 ICP 备 15040394 号
技术支持: 山东亿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