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特约通讯

借“国家队”翅膀  助力地方产业飞翔——寿光市挂职副市长刘伟推动院地深度合作纪实

时间:2019-03-18 来源:人才山东

 

  【人物简介】刘伟,男,中共党员,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蔬菜栽培及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工作。他两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8次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第十七届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成果转化奖、第八届中国技术市场金桥奖先进个人奖,中国农业科学院建院60周年卓越奉献奖获得者。2017年12月,于寿光市挂职担任副市长。   

  在挂职的一年多时间里,刘伟始终不忘一名科技工作者的初心,充分发挥自己科技资源的优势,瞄准“蔬菜产业”这一个点,俯下身子,心无旁骛,用实际行动为地方的发展贡献着力量。

   

  初来乍到,却是“老朋友”相见   

  虽然是第一次来任职,刘伟对寿光却不陌生。寿光是著名的“中国蔬菜之乡”,他作为一名蔬菜领域的专家,之前与寿光有过不少接触,不过,他并没有感到满足,而是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以前是作为客人来考察,而这次是来作寿光的主人,所以,必须全面、深入地了解当地的情况。   

  上任伊始,他就马不停蹄地赶到相关部门,以及15个镇街区、30多个行政村、20多家龙头企业开展广泛调研,不仅了解了寿光蔬菜产业的优势,也了解到转型发展中的一些问题。经过广泛的调研和深入的思考,他给自己定下了要给寿光当好“四大员”的目标——高端人才“联络员”、高新成果“推广员”、转型发展“研究员”和寿光蔬菜“宣传员”,同时,也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具体措施。但是,事有轻重缓急,别的事情他胸有成竹,唯独一件事让他辗转反侧、彻夜难眠。   

  分外“眼热”,决心引进“国家队”   

  要帮助寿光的蔬菜产业实现转型发展,当好“四大员”固然是必不可少的,但要从根子上解决这个问题,真正为寿光蔬菜产业的“釜底”加一把有劲儿的“柴火”,就必须打一打“娘家”的主意。   

  寿光蔬菜产业各方面的实力都比较雄厚,但唯独缺少一家国内顶级的蔬菜领域科研机构,在当下全国多地大力发展蔬菜产业的形势下,科研能力不突出就意味着产业优势将被不断弱化。由于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之前与寿光有过诸多合作,所以,他决定利用这个优势,全力促成蔬菜花卉研究所在寿光设立分支机构。   

  然而,困难总是比想象的要多,大到双方的合作意向,小到实验基地和办公场所的选择,各种繁杂的问题接踵而至,虽然刘伟有过思想准备,但还是被现实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只要目标在,就有解决的办法。刘伟把事情一项一项列出来,抓住能够利用的一切机会,在北京和寿光之间奔波沟通。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刘伟不懈的努力,双方领导达成了进一步深入合作的共识。   

  2019年2月2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与寿光市人民政府在北京举行合作共建中国农业科学院寿光蔬菜研发中心签约仪式,蔬菜花卉研究所所长孙日飞与寿光市市长赵绪春分别代表双方在协议上签字,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唐华俊,潍坊市委书记惠新安,潍坊市委副书记、寿光市委书记林红玉等院地领导共同出席签约仪式。   

  根据协议,寿光蔬菜研发中心将组建蔬菜种质资源、分子育种技术、设施蔬菜育种、智能化设施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治、质量标准与检测等研究室,开展蔬菜全产业链技术研究,并逐步建成全国最大的产地蔬菜种质资源库。   

  机构落地了,刘伟反而更忙了。因为要把寿光蔬菜研发中心做实,建成真正的实体化机构,需要操心的大事小事更多了。

  

  勤恳耕耘,终迎来满满收获   

  刘伟不仅要把“娘家”的机构弄来了,“四大员”当的也是实实在在:中国农科院“蔬菜杂种优势利用技术与强优势杂交种创制”项目中期品种展示会、“蔬菜作物绿色发展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现场会、“蔬菜优质栽培与植保技术博士后学术论坛”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大型高端学术会议在寿光召开;时任中国农科院党组书记陈萌山,中国农科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汉中,中国工程院院士方智远、李天来、邹学校,美国科学院院士罗杰•比奇等领导、顶级专家多次来寿光考察、指导工作;帮助永盛种业公司与中国工程院院士邹学校开展合作,建立院士工作站;累计邀请国内外博士后以上高端人才(团队)700余人次来寿光考察、对接;引进各类蔬菜新品种35个;帮助部分企业向新疆和田地区发展;主导《寿光市蔬菜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写;促成国内蔬菜的权威机构——《中国蔬菜》杂志社对“寿光蔬菜”进行深入、精准宣传,纠正社会对寿光蔬菜的误解。   

  刘伟说:“挂职的经历让我更加热爱寿光了。虽然今年我的任期就要到了,但我愿意继续留在寿光,继续为寿光蔬菜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分享到:

山东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友情链接

  |     |   意见反馈   |     |   联系我们
山东省高层次人才发展促进会
鲁 ICP 备 15040394 号
技术支持: 山东亿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