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特约通讯

桓台县:人才工作激活发展新动能

时间:2019-04-18 来源:人才山东

 

  近年来,山东省桓台县聚焦培育发展新动能,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通过政策引领、产业融合、平台集聚、服务提升,充分释放人才效应,助推经济转型升级,切实把人才优势转化为转型发展新动能,实现人才工作新突破。   

  政策“赋能”,完善人才发展机制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制定《关于进一步落实党管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履行牵头抓总的职责,统筹形成人才工作合力。出台《桓台县高端人才支持计划实施办法》,全力推进高端人才与本土企业合作创业发展,通过设立创业人才助理,加大财税、金融政策扶持力度等,帮助解决企业难题,支持企业做大做强。设立总额1亿元的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引导企业加快转型升级。设立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资金,对创业者给予启动资金贷款贴息、免房租支持、创业大赛、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园区建设补贴,构建起全民创业“绿色通道”。靠人才政策引领,建成院士工作站14家,省级以上研发中心51家;山东东岳集团含氟功能膜材料创新团队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创新团队,团队带头人张永明博士获中国膜行业20年功勋人物奖;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稳步前移,入围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科学发展百强县、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县域科学发展竞争力百强县和中小城市创新创业百强县。   

  产业“聚能”,引领人才项目深度融合。实行人才引进与产业发展通盘考虑、一并规划,着力打造与“产业链”相匹配的“人才链”。实施产业创新团队培养工程,以“产业+团队+人才”的模式,发挥重点产业对团队和人才的吸附效应,培养了一批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的创新创业人才。围绕重点产业转型升级、重大项目布局和社会事业发展,自主培养了高层次人才;三个工业主导区占全县经济总量比重超过80%;承担国家863计划7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5项,23个项目入选省技术创新计划;东岳氟化工智能工厂获批国家级智能创造示范项目;2家企业入围“中国企业500强”,4家企业入围“中国民企500强”;16家企业入选市“双50强工业企业”。   

  平台“蓄能”,激发创新潜力

  实行“政府搭台、校企合作、市场化运作、服务产业”的政产学研结合模式,打造助力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大引擎。大力实施“创智谷”项目建设,打造“创新创智”特色小镇,通过配套政策、整合资源、完善服务,为人才引、用、育、留搭平台、创环境、树品牌。建立“双招双引”联动工作机制,将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工作统筹考虑,落地一个项目、引进一个团队、带动一个产业,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实施“百名博士来桓台”引才计划,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鼓励企业“招院引所”,完善各类人才、研发平台、创新创业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吸引更多的专家、院士、教授来桓台开展技术攻关、项目合作、技术入股,确保外地人才引得来、现有人才留得住、所有人才用得好。山东东岳集团“含氟功能膜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成为含氟功能材料领域首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东岳集团与北京化工大学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建设青年教师实习实践基地、毕业生引进等方面开展合作。目前,全县引进硕士以上学历高层次人才535人,利用高层次外国智力达78人次,已有21名院士和190余名专家教授担任“项目教授”“首席技术顾问”等。   

  服务“显能”,创优人才发展环境

  在全县60余家企业建立服务联系点,设立企业人才联络员,畅通县级部门单位和企业的沟通渠道。每季度召开一次人才工作例会,加强与镇(街道)、部门的联系,互通信息。开发应用桓台县人才工作管理平台,编制《桓台县人才工作服务手册》,开通桓台县人才工作网,“人才桓台”微信公众号、人才工作者微信群,建立企业才工作QQ群,打造人才服务“网上通道”。依托县人才交流中心,设立高层次人才服务窗口,出台了《桓台县高层次人才服务窗口管理办法》,采取“统一受理、分工办理、限期办结、特事特办”模式运行,实行“精细化,一站式”服务。为高层次人才办理服务联系卡,凭卡可享受就医、子女入学、文体活动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为人才提供“零距离”贴心服务。大力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工作,分别在上海财经大学举办两期经济专题和金融专题高级研修班;组织50余名企业家到浙江、江苏等地学习考察;组织4期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班,邀请国内著名专家来桓授课,培训经营管理人才1200余人次,帮助企业进一步增强信心,适应新常态。

分享到:

山东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友情链接

  |     |   意见反馈   |     |   联系我们
山东省高层次人才发展促进会
鲁 ICP 备 15040394 号
技术支持: 山东亿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