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特约通讯

中通客车:让汽车“氢”装上阵 借智慧逐梦“终极能源”

时间:2019-05-14 来源:人才山东

 

  “我们这个氢燃料公交车排出的水可以泡茶。”5月10 日,在聊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中通客车公司装配车间,工程师谯凯打开公交车的燃料电池系统自豪地介绍说,“氢气是国际上公认的清洁能源,我们的燃料电池系统启动后产生的只有电、热和水蒸气,并且形成的水是纯净水,比一般的水泡茶口感还要好。”清洁可再生能源是世界能源利用的方向,而氢能由于来源广泛、高能高效、环保清洁,在国际上被誉为“终极能源”。 

  如今在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均将燃料电池作为汽车工业的战略方向,日本政府更是将发展氢能与燃料电池作为重大国家战略,计划到2030年实现氢能社会。“我们在国内建立了第一家客车氢燃料动力系统研发平台,从2016年便开始了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及氢气控制系统的设计研发工作。”谯凯说,实验证明氢气的热值是石油的3倍、煤炭的4.5倍,相较于风能、天然气、光伏、石油等众多发电方式,氢能源的发电建设成本最低。同时,氢燃料电池系统相对于传统内燃机,具有更高的能量转换效率,传统内燃机一般在30-40%之间,而燃料电池的效率则可以达到60%以上。在中通公司门口,省城济南订制的40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依次排开,整装待发。  

  “我们引进加拿大巴拉德技术,推出的氢燃料电池整车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谯凯说,中通接到潍坊、大同等多地订单,目前已生产氢燃料电池系统的公交车、物流车等1000余辆推向市场。“经过前期的培育,目前国内对氢能的利用进入导入期,不少公司看到巨大的市场商机,开始着手氢能研究和开发,力求在未来市场分一杯羹。”谯凯介绍,目前在国际汽车行业,对氢能的利用大都采用高压瓶装方式,利用加氢站的压缩机高压注入氢气,存在储氢密度低、运输储存成本高、配套管阀件要求苛刻等缺点,严重制约氢燃料电池推广应用,以及氢能产业链的形成。  

  在常温常压下难以存储和运输,是氢能利用的世界级难题。对此中通公司与中国地质大学程寒松教授合作,研究出一种新型的有机溶液储氢技术,可以将氢气溶解到有机溶液里面进行储存和运输,彻底解决了制约氢能应用发展的最大瓶颈。中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范志先兴奋地说:“有机溶液让氢气变成‘氢油’,常温常压下不可燃、不挥发,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利用过程无温室气体排放,清洁环保,汽车可以在行驶过程中对氢燃料进行补给加注,可以像现有加油站加汽柴油一样安全、便捷。此外,同样体积下,有机溶液储氢密度比高压氢要高,运输成本降低70%以上,有机溶液还可重复使用。理论上每升有机溶液中可以储氢60克,氢燃料电池卡车加一箱135升溶入氢气的储油,可以跑400公里。”   

  瞄准世界能源发展方向,如今中通公司与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达成合作,全力冲刺高性能氢燃料电池系统及整车开发与产业化项目。范志先说:“我们的项目3年内能够攻克所有技术难关,希望届时能为聊城和山东省的氢能源利用,以及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贡献更多的中通能量。”

分享到:

山东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友情链接

  |     |   意见反馈   |     |   联系我们
山东省高层次人才发展促进会
鲁 ICP 备 15040394 号
技术支持: 山东亿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