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特约通讯

2019“新动能”产才交流大会在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召开

时间:2019-06-03 来源:人才山东

 

  “实现高质量发展不仅要有人才,还要有平台,产才融合是烟台发展创新的必选模式……”“科技成果转化要有产业基础,因此产才必须结合,而且要围绕企业和市场具体需求进行结合……”“均衡高新技术产业与房地产、金融业等的利润水平,让技术创新战略成为企业最具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这是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   

  5月30日-6月1日,2019“新动能”产才交流大会在烟台经技术开发区召开,国内外专家教授关于产才融合的真知灼见,让这个城市的高质量发展路径更加明晰。交流大会以“产才融合•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为主题,采取“主题演讲+产业论坛+商务考察”形式开展。市委副书记、市长陈飞出席并致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于涛主持大会。中国科学院葛昌纯院士、日本工程院李颉院士、澳大利亚科学院查尔斯•雷伊•麦凯院士,50多位国家特聘专家、高端人才,以及高校院所和企业代表等300余人参会。

  国内外专家齐聚烟台话产才  

  大会深入贯彻落实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围绕“产才融合•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展开,深入探讨产业与人才互促共进、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推动相关领域的项目对接和交流合作,广泛集聚高层次人才来烟创新创业。  

  新旧动能转换是山东发展的必经之路,产才融合是烟台发展创新的必选模式。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朱强在主题峰会上强调:“深圳有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广州有留学生交流大会,无锡有高层次人才交流大会,全国各地都认识到了人才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烟台今年开始举办产才交流大会,这个提法很好,城市创新发展不仅需要人才,还要有平台,要研究如何用好人才、留住人才,希望烟台在产才融合这条路上越走越远,并用好科技创新这个催化剂。” 会上,中科院院士葛昌纯、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李颉、澳大利亚院士查尔斯•雷伊•麦凯等5位国内外专家分别进行了主题演讲,下午围绕前沿新材料、医疗大健康、智能制造、高效农业、绿色化工等5个产业方向还开展了专题论坛活动。 

  新动能(烟台)产业技术研究院揭牌  

  引进一个高端人才、带来一个创新团队、支撑一个优势产业、培育一个经济增长点。让人才与产业比翼齐飞,新动能(烟台)产业技术研究院的正式揭牌,成为产才融合的“粘合剂”。  

  作为促进产才融合的创新科技服务平台,产研院以“做科技服务产业的领航者”为愿景,开展产业技术创新、创新资源和要素整合、创新技术扩散、产业创新投融资服务等服务。产研院致力于金融助力的科技成果转化,借力于科技特色的金融体制创新,逐步构建辐射海内外的科技创新孵化体系及产业投资平台,培育关于区域经济命脉、具有行业领先地位、具备长期可持续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可提供科技成果评估、产学研对接等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按照计划,力争通过三年时间,探索出“科技创新孵化器”的经营发展模式,建立完善的“科技创新孵化体系”,形成科技金融深度融合的发展驱动方式。  

  烟台市留学人员联谊会会长、产研院的专家顾问杨小平认为,产研院的成立“恰逢其时”。“烟台在人才引进和人才政策方面,都走在全省的前列。产研院的揭牌是烟台市产业与人才互促共进、融合发展的重要契机。平台建设至关重要,平台积聚人才,项目依赖平台,平台要配合政府人才、产业政策,在科技服务上下功夫。”

  发挥烟台产业平台优势留住人才  

  产才融合,关键要发挥产业平台优势引来人才、留住人才。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副院长张冰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产才结合要围绕产业发展具体需求,烟台已经建立比较完整的产业集群,企业要从自身需求出发,有针对性地跟国内科研院所和技术专家进行一对一的对接,另一方面要有外围服务机构提供专业牵头服务,这类机构不仅要熟悉烟台的创业政策、营商环境,还要熟悉烟台各产业发展和科研平台建设情况,发挥平台优势留住人才。”   

  “不管是多么好的科研成果,多么好的人才,最终都要转化为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而最核心的就是企业家精神。”东南大学党委常委、经管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仲伟俊认为,打造企业家精神,可以从做好平台、营造好的环境等方面入手,最重要的是为企业营造长期良好的环境,比如为创新型企业提供良好的政策扶持,高质量人才得到更多的帮助。  

  大会成果丰硕,促成12名专家人才落地,初步达成30多个合作意向。

分享到:

山东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友情链接

  |     |   意见反馈   |     |   联系我们
山东省高层次人才发展促进会
鲁 ICP 备 15040394 号
技术支持: 山东亿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