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特约通讯

昌邑:夯实乡村振兴人才之基

时间:2019-06-27 来源:人才山东

 

  毋庸置疑,人才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和智力保障。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和农民富,关键是培养壮大农村人才队伍,为乡村发展浇灌科技智慧。为解决眼下基层农技推广人才“青黄不接”、队伍老化问题严重、人才评价体系不健全、“招人难、留人更难”等突出问题,昌邑市奎聚街道从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和激励四个维度入手,整合现有人才政策、项目,做好本土人才培养开发,吸引人才流向乡村,打造人才“引进来”“培养好”“沉下去”“留得住”的良好生态。   

  激活本土人才的“一汪活水”。 昌邑市奎聚街道统筹实施乡村本土人才学历提升、技能培育以及带头人培养等工程,采取定向委托培养、重点扶持模式,加大技能实用人才培养,充分挖掘资源潜力积极引导本地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研发平台、科技转化平台,多给本土人才成长“铺路子”“架梯子”。建立本土重点人才管理库,吸纳本地技术攻关能人、农技推广能人、经营管理能人等入库,实现用人不唯“帽子”唯“本事”。打好“乡土感召牌”,培育发展好村级乡贤组织,激发乡贤人才创新创业、反哺家乡的热情。   

  畅通人才流动的“逆流渠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昌邑市奎聚街道着眼推动人才向农村基层流动,科学制定发展目标,大力引进优势产业科技项目,为人才“逆流”搭建干事的平台,避免技能“无处施展”、成果“无处安放”的尴尬。切实加大资金支持、担保力度,鼓励人才以资金参股、技术开发、成果转让、提供有偿技术服务等形式,参与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共享发展“红利”。进一步完善配套激励政策,对扎根农村发展的优秀人才在职称评审、晋升重用方面给予倾斜,鼓励在乡村奉献才智、发挥余热。   

  深挖人才发展的“生态富矿”。营造“近者悦,远者来”的良好人才生态,关键是建立涵盖岗位职责、业绩考核、服务对象满意度内容的乡土人才科学评价机制,让评价指挥棒助推乡村人力队伍建设。为此昌邑市奎聚街道健全乡土人才薪酬体系,探索推行股权制、期权制,让乡土人才切实尝到待遇“甜头”;注重关爱扎根农村人才的工作、生活,及时帮助解决难题,使他们能真正卸下思想“包袱”,深耕专业,潜心研究,心无旁骛干工作。   

  昌邑市奎聚街道通过一系列举措,夯实乡村振兴的发展基石,补齐乡村人才缺失的短板,使得在基层实践中涌现出了优秀人才“破土冒尖”、优秀成果“脱颖而出”的盛况。

分享到:

山东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友情链接

  |     |   意见反馈   |     |   联系我们
山东省高层次人才发展促进会
鲁 ICP 备 15040394 号
技术支持: 山东亿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