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特约通讯

莱阳市:实施“三大工程”,引育紧缺人才

时间:2019-07-16 来源:人才山东

 

  近年来,莱阳市以“智汇梨乡”“智库强基”“优才选育”三大工程为抓手,着力引进培育高精尖缺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

  实施“智汇梨乡工程”促急需紧缺人才集聚成林 

  立足县域地区对高校院所人才吸引力不足的实际,借助“外脑”构建招才引智网络体系,深入实施“3+N”联合引才机制,由莱阳市级领导带队,依托莱阳市重点产业项目,赴上海、日韩等地开展“双招双引”,拜访国家级人才工程专家4名,并依托驻外合作企业建立海外引才工作站2个,引进日籍高层次人才1名。赴长三角、北京、西安等人才聚集区开展招才引智活动12场,聘请闫足、柳立业等6名在外优秀英才为招才引智大使,新建省外引才工作站12个,依托驻外引才工作站汇聚效应吸引人才来莱创新创业。开展梨乡“高校行”活动,借助莱阳市2名科技副市长的人才资源优势,先后赴西安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山东省物化探勘查院等20余个大院大所和科技创新载体,宣讲莱阳区位、产业等优势,搭建人才技术交流合作平台,莱阳市人民政府与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签署了人才与技术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山东大柴缸体缸盖股份有限公司与西安工业大学建立了研究生实习基地,莱阳市人才“朋友圈”进一步扩大。打造高层次人才“梨乡行”品牌,将以绿色食品、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为主的先进制造业和以文化旅游、医养结合、电子商务等为主的先进服务业作为招引方向,先后举办莱阳首届在外英才发展论坛、青岛理工大学高层次人才“梨乡行”等3场活动,承办烟台2019“新动能”产才交流大会高效农业创新发展专题论坛,受邀人才对企业和项目进行30余次“问诊把脉”,“产业+人才+项目”的产才融合模式成效进一步凸显。

山东大学高层次人才“梨乡行”

市委主要领导带队赴上海开展“双招双引”

  实施“智库强基工程”促高精尖缺人才引进落地

  面对县域高端人才引进落地难、企业用才需求积极性不高、才企对接不精准等实际问题,实施“靶向引才”新行动,多部门联合定期开展企业大走访活动,进行人才政策宣讲和企业需求调研,目前已走访企业60余家,收集人才需求线索150余条,建立高端人才需求信息库并实行动态管理,为实施精准引才摸好“家底”。创新“家访引才”新方式,抓住在外高端人才春节、清明等重要节日返乡时机,动员各单位开展“人才家访·以情留才”活动,家访高端人才87名,推送企业招才需求160余条,达成初步合作意向18项,2名国家领军人才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7名高层次人才申报省市重点人才工程,与鲁花集团有技术合作的江南大学王兴国教授成功入选中国工程院2019年院士增选候选人。打造“节会引才”新模式,发挥莱阳在农业产业化方面的优势,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借助“乐享梨花·探秘恐龙之旅”和2019濯村第五届樱花文化旅游节等重大节会举办时机,先后邀请100余名高层次人才赴莱考察指导,5名重点人才工程专家与企业达成合作意向,新建2个院士工作站。

拜访中国工程院印遇龙院士

邀请青岛高校高层次人才考察指导

  实施“优才选育工程”促实用紧缺人才梯次成长  

  立足县域行业领域技能型和实用型人才短缺的困境,开展“梨乡能人”选育,在企业技术研发、教育医疗等8个行业领域,累计评选出80名“梨乡能人”,通过建立“传帮带”工作机制、开展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弘扬“工匠精神”等方式,激发本土能人的创业热情和报国情怀,目前已与200余名本土人才建立“传帮带”结对,10余名“徒弟”获得19项莱阳市级以上荣誉,一支数量充足、层次合理的技能型人才梯队逐渐形成。凝聚校企合作育才力量,定期走访驻莱大中专院校,掌握院校人才培育需求和动态,积极为校企搭建沟通交流桥梁,增强办学针对性,目前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建大数据学院,为社会储备新兴产业专业人才。实施优才选拔计划,围绕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等重大课题,紧密结合莱阳市机关事业单位人才紧缺需求,今年选拔招录400余名优秀专业人才,充实到各攻坚克难一线岗位上,助力莱阳重点工作攻坚突破。

分享到:

山东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友情链接

  |     |   意见反馈   |     |   联系我们
山东省高层次人才发展促进会
鲁 ICP 备 15040394 号
技术支持: 山东亿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