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博士创业园
青岛天安数码产业孵化园
青岛新材料科技工业园
董家口经济区
中德生态园
青岛保税港区
青岛服装工业基地
青岛环保产业园
即墨经济开发区
青岛即墨国家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
青岛汽车产业新城
即墨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田横岛省级旅游度假区
中国青岛留学人员创业园
胶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青岛金家岭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核心区
M6创意园
金翅鸟电子商务创业孵化中心
李沧区创业广场
山东省平度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青岛新河生态化工科技产业基地
枣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
烟台市大学生创业园
烟台留学人员创业园区
潍坊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
潍坊软件园
潍坊光电产业园
泰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山东泰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威海南海新区
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
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
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
临邑县高新技术产业园
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
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
临沂高新区
禹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德州市生态科技城
滨州高新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菏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济南市5150引才计划| 青岛市创业创新领军人才计划| 枣庄英才集聚工程| 东营市黄河口文化之星| 潍坊市首席技师| 泰安市首席技师
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
山东省服务窗口
济南市5150引才计划| 青岛市创业创新领军人才计划| 枣庄英才集聚工程| 东营市黄河口文化之星| 潍坊市首席技师| 泰安市首席技师
近日,在2018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称:“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有人说专业是人才培养的腰,腰要是不好的话,这个人站不直,挺不起胸、抬不起头。因此,对不起良心的专业应该停办了。”
这番话并非凭空而来。近几年,“电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款客服务及博彩管理”等新增专业吸引着学生眼球,个别新增专业曾引发人们质疑。往前追溯,十余年来,越来越多的理工类高校开设人文、语言专业,体育类高校开设金融专业,农业类高校开设播音主持专业……为吸引生源、提高收入、扩大规模,一些高校不顾实际、盲目开设专业,由于师资力量跟不上、培养机制不完善,热门专业变成了“鸡肋”,优势专业变成劣势。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高校的专业设置是否 “对得起良心”,既关系着莘莘学子的前途命运,更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支撑。之所以出现人才培养不符合实际、教学内容无法满足需求的状况,表面上看是高校自主专业设置不当和相关部门监管不完善,但根本在于没能从学生角度出发。因此,挺直专业“腰板”,关键要让专业设置回归以学生为根本。
新增专业要对接社会需求、满足学生就业需求。专业设置要 “跟风”,这个“风”是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趋势,即针对产业发展和社会实际需要开设专业。目前有些高校的专业设置过于随意,缺乏科学严谨的设计,无法让学生产生兴趣也不能促进就业,像这样“对不起良心”的专业,在经过论证后就该停办。专业设置不能乱“跟风”。一些高校看到市场上什么专业热门就仓促设置什么专业,但几年后,该专业的人才需求放缓、供大于求,造成毕业生就业难。因此,高校要根据实际,对需求的变化做出及时准确的反应。相关部门掌握着更加全面的宏观信息,面对高校的专业设置,应科学、合理、动态、灵活管理与指导,最终使专业设置形成与社会、学生需求相对接的一种“新陈代谢”。
新增专业要重视课程设计,以课程发展带动专业学科建设。以课程为中心,就意味着以学生为核心。师资力量是否具备、专业知识是不是与时俱进、管理机制是否完善、教学生态是否良性有序,最终都在课堂上见分晓。正如吴岩强调的 “对学生发生作用的是课程,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单元和核心要素,我们要把课程建好,就是要消灭水课,打造有创新性、挑战度的金课”。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先设置专业再设计课程,使得后续调整、创新、改进的难度增加。毕竟开设新专业是一项大工程,需要新师资、新设施、新投资,但增加或更新一门课程,难度就小得多。若能先开设选修课程并保证教学质量,再待新行业发展趋势明朗、就业需求相对稳定、硬件和师资跟上之后,再开设新专业,不仅使得专业更加科学、合理、实用,也能避免学生因盲目选专业导致的就业困局。不少美国高校设立的统计系,就是由于制药、金融等行业的强劲需求,从数学系中逐渐独立出来的。
专业是人才培养的腰,挺直腰板不驼背,人才才能抬头挺胸、站得更直、走得更远。对专业设置的反思,正是重视人才培养的体现。将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评价体系、课程设计等方面综合起来考量,以学生为本,不断提升高校教学质量,让“对不起良心”的专业更少一些,高素质的人才就会更多一些。
履行牵头抓总职责,负责全省人才队伍建设宏观指导;负责组织实施全省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牵头抓好“泰山学者”等重点人才工程组织实施;负责高层次人才库建设,完善联系专家制度;负责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履行省人才工作宣传小组职责,负责全省人才工作宣传的宏观指导和协调;制定全省人才工作宣传计划,协调各新闻媒体,加强人才工作和优秀人才典型宣传;负责全省宣传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负责组织实施“齐鲁文化英才”评选工作,联系一批优秀宣传文化人才;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加强与党外人才的联系,发现、培养、选拔、推荐党外优秀人才;会同有关方面制定实施非公有制经济和新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建设的规划、政策和意见;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负责将人才资源开发纳入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负责了解掌握全省重点区域和服务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会同有关方面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参与制定落实创业人才支持政策;参与定期开展重点领域人才需求预测与发布;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负责研究制定教育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负责国家级教学名师、省级教学名师等人才工程的组织实施;负责组织实施省属高校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协调组织高校领域“泰山学者”、创新团队等工作;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负责研究制定全省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联系一批优秀科技人才;负责科技人才成果转化工作,组织重大科技攻关,推进产学研结合;负责省自然科学基金、省杰出青年基金、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等的管理工作;负责组织实施省属科研单位、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协调组织科研院所领域“泰山学者”、创新团队等工作;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负责研究制定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联系一批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组织指导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参与制定落实创业人才支持政策;参与企业领域“泰山学者”、创新团队建设工程组织实施工作;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负责制定实施促进人才投资优先保证的财税政策;负责人才工作经费保障、拨付使用、管理监督等工作;负责研究制定会计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负责会计高端人才的选拔、培养与跟踪服务管理工作;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改善和提高优秀人才工作和生活条件的有关政策措施;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负责全省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综合管理,牵头研究制定和组织实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和政策;负责“两院”院士、“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推荐、选拔和管理服务工作,联系一批优秀专业技术人才;负责全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综合管理工作,牵头研究制定和组织实施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和政策;负责省首席技师等推荐、选拔和管理服务工作,联系一批优秀高技能人才;拟订留学回国人员来我省工作的政策并组织实施;协调组织各类园区做好海外人才引进等工作;负责制定人力资源流动政策、人力资源市场和专业性人才市场建设和管理工作;责定期开展重点领域人才需求预测与发布;负责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待遇落实,组织各类高层次人才开展服务社会活动;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健全人才资源统计制度;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负责研究制定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深入推进新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绿色行动”,负责全国优秀农村人才、中华农业英才、省乡村之星等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申报、推荐和管理服务工作,联系一批优秀农村实用人才;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农业科技、经营、管理等方面人才培养、引进和管理工作;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负责商务人才队伍建设和各类商务专业人才教育培训工作;负责组织实施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负责研究制定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负责卫生领域重点人才工程的组织实施,联系一批优秀医学领军人才;负责组织实施省属医疗机构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参与省属医疗卫生单位“泰山学者”、创新团队等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各类优秀人才的医疗保健工作;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负责推动我省对外人才交流;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外国专家管理服务和出国培训工作;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