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资讯 > 人才强省

在人才和硬件上给乡村医疗更多关注

时间:2019-03-12 来源:济南时报
  孙伟是一名连任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的“老代表”,也是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一名医生。多年来,她每个星期都会到基层义诊,始终将“代表基层、代表群众”铭记于心。全国人大代表刘庆民是来自济宁市泗水县苗馆镇隈泉村的一名乡村医生,从业40年他的足迹遍布8个山村的每个角落,身患癌症却从未放弃守护村民健康。10日晚,他们一起做客济南报业全国两会5G全媒体北京演播室。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孙伟一直在贫困山区帮扶义诊的道路上奔走。“我发现老年人比较信赖中药和中医,所以我每个星期都会到乡村或社区义诊。”在济南乃至省内,上百个村庄都留下过孙伟义诊的足迹。全国人大代表刘庆民在当地百姓心中地位很高,57岁的他负责8个村2000多名村民的健康,一服务就是40年,即使身患癌症,他也没有放弃。因为村民没钱看病,常常赊账拿药,他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攒下了近2000张欠条,因此被称为“欠条医生”。“钱是小事,村民的健康比什么都重要,家里人也都很支持我。”刘庆民说。
  今年全国两会,孙伟就基层医疗卫生建设以及过期家庭药品如何处理提出了建议。在基层医疗卫生建设方面,她建议抑制县级公立医院无序扩张,努力实现医疗资源配置与人口分布相匹配;多措并举向乡镇医疗卫生机构输入技术力量。“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来,我们在建立基本药物制度、加强基础建设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入一个非常艰难的时期,必须突破政策性障碍,为基层改革打开通道。”对于过期家庭药品的处理,孙伟认为当前家庭过期药品普遍存在、数量巨大,要促进过期药品走向正常回收渠道,必须从源头上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药品企业、医疗机构和居民的参与意识。
  刘庆民也非常关注农村医疗方面的问题,“我们45岁以下的乡医很少,诊疗设施方面还存在短板,依旧是体温表、听诊器、血压计这‘老三样’。”他建议应在人才和硬件设施上都对乡村医疗给予更多关注。
  对于未来,刘庆民表示最期待的还是能够加强本土化乡医的培养,“近年来,乡村医疗卫生条件已经得到很大改善,但依旧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专业人才十分缺乏,希望政府能从政策、设备、技术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同时,希望政府能出台针对‘老乡医’的系列保障措施,确保他们老有所养。”他建议国家恢复部署乡级医院,“县乡村都是不可缺少的一级医院,有了基础后,再加强乡镇医院大夫们轮流进修和学习。”
  在孙伟看来,乡村医生是医疗卫生服务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进一步提升乡村卫生室、乡村医生的水平,保障农村患者能够在当地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实现“花很少的钱治好病”。
分享到:

山东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友情链接

  |     |   意见反馈   |     |   联系我们
山东省高层次人才发展促进会
鲁 ICP 备 15040394 号
技术支持: 山东亿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