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资讯 > 人才强省

5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400多人 金乡为乡村振兴搭建“人才蓄水池”

时间:2019-04-09 来源:齐鲁网

围绕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金乡县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乡村人才振兴和产业振兴的重要举措。依托农广校聘请省市专家授课,采取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产学交替的模式培训,使新型职业农民迅速成长为农业致富带头人,为推进乡村振兴搭建了重要的“人才蓄水池”。

  这段时间,在金乡县刘庄村刘永亮的水果大棚里,火龙果苗正进入迅速生长期,每天都有附近的果农慕名前来向刘永亮讨教取经。“刚开始种植什么都不懂,别说口感了、产量了,对技术方面是一窍不通。”回想起当初刚开始种植火龙果的情况,如今的“火龙果专家”刘永亮仍是记忆犹新。“火龙果相对投资比较大,这些钱一部分是给朋友借的,一部分是贷款。刚种上的时候,由于南瓜北种环境不一样,火龙果长势比较慢还生了很多毛病,看到这些心里压力比较大,饭也吃不下去,觉也睡不好。”
  就在刘永亮苦苦摸索火龙果种植技术的时候,金乡县农业局组织起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农广校的老师主动上门找到了刘永亮。“当时老师们就问我愿不愿意去,我感觉很好奇,因为自身种植方面技术还存在很大的问题和缺陷,所以就跟着他们直接到农广校参加培训学习。”刘永亮告诉记者,譬如如何施肥、施什么肥、如何控温等问题,在农广校里,专家逐个给自己讲解,很多技术难题一下解决了。“有了老师感觉心里边比较踏实了,遇到一些问题能及时交流,及时治疗及时防治。”
  经过接受系统的学习培训,如今刘永亮成了火龙果种植的“土专家”,今年还被评为山东省新型职业农民乡村振兴示范站站长。眼下,刘永亮又研究起火龙果的绿色无公害种植,“好品种、好口感”成了他采摘园里的理念。“通过学习一些先进的理念,自己信心也比较充足了,对下一步继续发展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下一步我打算再计划投资200多万,建一个生态旅游观光休闲一体的南方水果种植园,有番石榴种植区,有百香果种植区。”
  刘永亮的经历并不是个例,近年来,金乡县聘请省市专家和农民“土专家”,成立“专家讲师团”;根据培训对象和内容的不同,采取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产学交替的模式培训。“我们把日常教学分成两大块进行培训,一个是田间课堂培训,直接把培训对象拉到田地里,根据作物的生长季节,病虫害管理情况进行技能培训,之后专门进行经营管理集训,开拓培训对象的经营理念、品牌建设,解决规模发展问题。”金乡县农广校副校长李桂民告诉记者,金乡县每年从合作社、农场、种植大户,以及转业军人还有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当中重点选择200-300人进行培训。培训班从农产品的三品一标认证、技术指导、项目资金和媒体宣传等方面扶持农民创业,并对往届新型职业农民学员提供跟踪服务,同时,充分利用农村远程教育网络、农技推广短信平台、中国农技推广App等形式,为农民提供咨询服务。
  2014年至今,金乡县共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400多人,认定新型职业农民697人,并颁发证书,使他们成为农民身边看得见、问得着、留得住的“土专家”,为推进乡村振兴搭建了重要的“人才蓄水池”。“真正把从事农业生产、迫切需要提升素质和生产技能、愿意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人选出来培训,使新型职业农民迅速成长为农业致富带头人。”李桂民说。
分享到:

山东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友情链接

  |     |   意见反馈   |     |   联系我们
山东省高层次人才发展促进会
鲁 ICP 备 15040394 号
技术支持: 山东亿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