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资讯 > 人才强省

聚焦高质量发展山东花卉产业助推新旧动能转换

时间:2019-04-29 来源:大众日报

新时代的齐鲁大地,生机盎然,如火如荼,处处洋溢着奋进的激情与梦想,展现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山东花卉园艺产业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成为生态文明建设中一支靓丽的奇葩,为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增添了一抹花样色彩。

山东花卉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历史悠久。菏泽牡丹、莱州月季、平阴玫瑰、枣庄石榴、平邑金银花、崂山耐冬、五莲杜鹃、济南荷花、德州菊花等特色花卉,盛名远播,享誉海内外。近年来,在政策、市场、改革的合力推动下,山东花卉产业持续稳定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就业增收,绿化美化了生态环境,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产业发展“花开正艳”

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

花卉业既是美丽的公益事业,又是新兴的绿色朝阳产业。近年来,全省花卉栽培规模稳步增长,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种苗花卉基地。目前,全省花卉种植面积251万亩,产值达306亿元。全省花卉设施栽培面积1亿多平方米,四季供应能力进一步提高。产品类型更加丰富,切花切叶、盆栽植物、观赏苗木、食用及药用花卉等种类齐全,特别是盆栽植物和观赏苗木优势凸显,全省盆栽植物种植面积36.5万亩,产量8.2亿盆,观赏苗木种植面积97.8万亩,产量48亿株。

经过多年的调整优化,全省花卉产业区域化发展、专业化生产、特色化经营的格局逐步形成。打造了菏泽牡丹、莱州月季、平阴玫瑰等山东十大传统名花的地域品牌,栽培规模和培育技术均居国内领先水平。全省花卉生产形成了以潍坊、济南为主的盆栽植物产区,以济宁、潍坊为主的观赏苗木产区,以临沂、日照为主的鲜切花产区,以临沂、菏泽为主的食用及药用植物产区,以泰安、枣庄为主的盆景产区,五大区域集聚发展优势正在形成。其中,青州市盆花种植面积11.8万亩,生产经营300多个种类、3000多个品种,年产量超过3亿盆,交易额90亿元,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盆花生产中心、盆栽集散中心和花卉物流中心。

花卉市场是花卉流通的主要途径。目前,全省有花卉市场400多处,花农达19万余户。全省依托花卉市场建设,花卉营销手段不断推陈出新,花卉超市、网络花店、鲜花速递、花卉租摆等零售业态已经成为重要流通方式。同时,积极搭建高水平的花卉会展平台,组织举办了山东省花卉博览会、中国(青州)花卉博览会、中国(济南)花卉园艺博览会等展会,全省花卉产业市场影响力不断提升。

科技创新“走在前列”

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

党的十九大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把“美丽中国”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为花卉产业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山东花卉产业正聚焦高质量发展,加快转型升级,推进产业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产业转型升级,离不开科技的支撑。近年来,我省花卉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日益增强,一批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得到广泛应用。2013年以来,全省获得国家新品种权保护的花卉品种35个,审(认)定“观赏树木及花卉”省级良种103个。菏泽牡丹催花技术、鲜切花保鲜技术国际领先。花卉种质资源管理进一步加强,全省新增菏泽牡丹芍药、临沂木瓜、青岛竹藤等3处国家级花卉种质资源库,在花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系统评价、创新利用上走在了全国前列。与此同时,我省大力培育花卉产业新型经营主体,涌现出东营双福花卉、青州亚泰农业等一批龙头企业,有效提升了山东花卉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围绕花卉产业的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种功能,我省积极推进产业融合,插花花艺、花卉小镇、田园综合体、特色旅游等一批新业态不断形成。各地依托当地资源优势,以花为媒,不断发展花卉旅游,打造了桃花节、梨花节、海棠节等为主题的各种花事文化活动。“十二五”以来,全省共安排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花卉项目20个,累计完成投资9331万元,带动农民就业50万余人,有效推动了当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省花卉产业吸引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投入127.3亿元,投资实体达1097个,社会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产业发展“五大体系”

推动园艺大省向强省跨越

花卉产业兼具绿化、彩化、美化等发展特点,既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更是加快推进建设“美丽山东”的先行者。下一步,山东将以花卉产业新旧动能转换为导向,以富民增收、精准扶贫为目标,积极推进花卉产业实现规模化、现代化、专业化、特色化,把高质量发展贯穿到推进花卉产业转型升级的全过程,着力培育花卉产业“五大体系”,用现代化的理念、思路和举措引领花卉产业创新发展、持续发展、领先发展。

着力培育生产经营体系。通过优化区域布局,建设鲁北、鲁西南、鲁中、鲁东和鲁东南五大花卉产业区,打造区域品牌。充分发挥我省食用、药用和工业用途花卉大省的资源优势,瞄准新兴领域,开发花卉工艺品、食品、化妆品等,提高产品附加值。积极发展以花卉为依托的休闲旅游、婚庆礼仪等现代服务业,带动花卉物流、金融、电商等产业发展。

着力培育品种创新和研发推广体系。建立健全我省花卉种质资源保存体系,因地制宜地开展花卉新品种选育工作,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加强花卉新品种登录和品种权保护。在研发推广方面,重点研发产业化快繁技术、设施化栽培技术、保鲜贮运技术等,大力推广应用先进设施装备和花卉标准化生产栽培技术,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

着力培育市场流通和创意文化体系。把东岳国际花木城和青州花卉苗木交易中心打造成国家级花卉市场,大力发展花卉电子商务,满足现代花卉市场需求。加快花卉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建立健全花卉物流体系和冷链运输系统,提升物流配送等经营管理水平。广泛开展花卉文化推广活动,引导花卉消费。

花开新时代,美丽新山东。当前,山东花卉产业正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山东特色,实现功能定位更加精准,空间布局更趋合理,区域特色更加鲜明,效益品质更大提升,产业链条更为完善,着力建设现代化生产经营体系,推动由花卉园艺大省向强省跨越,为实施乡村振兴、美丽山东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分享到:

山东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友情链接

  |     |   意见反馈   |     |   联系我们
山东省高层次人才发展促进会
鲁 ICP 备 15040394 号
技术支持: 山东亿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