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资讯 > 人才强省

山东企业首次入选2018中国独角兽地图 四家企业均来自青岛

时间:2019-05-10 来源:新锐大众

5月9日,国内最早研究并发布独角兽企业的智库机构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在北京发布《2018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下称《报告》)。相比2017年集体缺席,去年山东有杰华生物、日日顺、聚好看、伟东云教育入选,这也是山东企业首次亮相这张已连续发布四年的“中国独角兽地图”。

“独角兽”指那些具备发展速度快、数量稀少且是投资人追求目标等属性的创业企业,需同时满足创办不超过10年、获得过私募投资且未上市、估值超过10亿美元三个条件。记者了解到,本次发布的“独角兽”近三分之一都来自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智能硬件、新材料、新能源等前沿领域。我省四家则分别为智慧物流、生物医药、互联网教育和新文娱行业,创新基因是他们的的共同魅力。

日日顺物流副总经理王一铎分享了其入选“秘诀”:“我们针对行业痛点,利用智慧化手段提升物流效率、促进产业跨界融合提速,与用户建立交互,实现了快速增值。据介绍,日日顺正在建设的全国首个大件智能无人仓,能实现全流程可视、可控、可追踪,较传统智能仓出入库效率提升5倍以上。

“将互联网与传统教育资源相嫁接的企业多了,但能实现国内外教育资源协同的很少。”伟东云教育集团首席财务官郭士强介绍,企业不仅深耕国内,还因为转型早、出海早,逐步实现了对国外稀缺教育资源的收购,由此建立的资源口碑以及对整个互联网教育生态平台的运作支撑着企业每年至少30%以上的增长幅度。

此外,我省入选企业还有科技“硬核”属性明显的特征。其中,杰华生物专注新基因发现与原创生物药,其“Novaferon”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将人体蛋白质活性提升百倍以上。聚好看则是依托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支持亿级设备的云平台,构建了智能设备应用与管理的后台服务系统及大数据分析系统,实现了与第三方云平台的精准对接。

记者从省工信厅了解到,除了上述四家企业,我省首批“准独角兽”名单将于近期发布,当中包含另一家已满足独角兽门槛的企业。同时,我省从2017年起就率先在全国从省级层面开展培育与奖励行动计划,至今已认定来自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及先进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医养健康等领域的200家瞪羚企业。这无疑也都是独角兽的后备力量。

产业结构偏重,国企数量多……很长一段时间,山东被认为欠缺独角兽诞生所需的合宜“土壤”。“不仅是从0到4,山东潜力还很大。”红线资本管理(深圳)有限公司合伙人臧强认为,山东新旧动能转换迫切需要这样一批新经济的“尖子生”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而这离不开结合自身优势,顺应创新规律。

不再只猛浇灌几棵大树,而是打造一片创新森林。近两年,我省不断强化领军企业对创新创业的带动与溢出作用,支持海尔、海信等大企业顺应开放式协同创新规律,依托自身创新平台、产业资源、品牌资源、管理经验等搭建双创平台,赋能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本次入选的日日顺物流和聚好看就分别是由海尔集团与海信集团孵化出来的细分领域“独角兽”。

把握新经济企业跃迁机制,我省还大力开展梯度培育,构建分层分类的支持体系。以瞪羚企业为例,我省提供靶向服务:除省财政给予的50万元奖励,财政、科技、税务等还共同在企业技术研发、创新平台建设、信用增信、政府引导基金投资、上市培育、税收优惠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就在今年初,10亿元的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瞪羚基金战略合作项目成立,瞪羚企业规范发展及嫁接各种外部资源又有了一个新平台。   

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独角兽的培育池才能壮大。山东四家独角兽全来自青岛,其中三家又来自崂山区,反映出一地在新经济发展、创新生态营造方面的明显提升。记者了解到,作为青岛高端新兴产业集聚区,崂山加速打造智慧产业、智能制造、虚拟现实、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和微电子产业“六条百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链”,同时持续打通新兴产业发展所需的创新链、孵化链、资本链、人才链与服务链。“仅资本链一个方面,已有5支基金列入省市新旧动能转换基金名录,资金规模占全省一半以上。”崂山区委书记江敦涛透露。   

山东如何“养成”更多独角“?不仅要跑得快,更重要的是生存下去。”近些年臧强接触了不少瞪羚、独角兽,他建议这类企业要更“务实”——“找准自己在全国、全球产业链的位置,缺技术的补技术,缺市场的补市场,不能因为追求高成长性而对一直以来的短板视而不见。”   

中外企业家联合会创始人董斌则十分期待山东企业能更多地走出去。“看不到往往就想不到。”他提到,作为“尖子生”,就更需要在全球进行“发现差异、组织资源、满足需求”这种实质性的互动,从而让更多好的经验、技术在山东落地。

除了企业自身能力的完善,这个过程也对政府在人才、投融资到发展环境等多种因素的优化上提出更高要求。“目前从领导讲话到政策出台,这类企业已经成为一个重要关注点,下一步需要的恐怕就是进一步集成和聚焦。”省工信厅科技处相关负责人栾永强透露,相关部门正在梳理问题以形成更精准的解决方案。比如,在完善科技、资本这两个关键点方面,将进一步搭建平台;而针对新经济企业成长过程中常常“摸着石头过河”,也将更充分地发挥培训、咨询等高层次资源对接作用。

相关链接:

中国独角兽有哪些新发展趋势?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中国独角兽企业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城市范围不断延伸、前沿科技属性更加明显、平台型企业和传统大企业的助力作用更加明显。

2018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分布在25个城市,青岛、西安、合肥等10个城市是首次出现独角兽企业。除了北上深杭独角兽企业占全国比重继续领先外,南京、武汉、青岛等二线城市的表现也非常亮眼,独角兽企业均超过4家。

2018中国独角兽企业中,不仅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智能硬件、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的独角兽企业数量占比明显,且孕育出独角兽的前沿科技领域进一步延伸。同时,以往注重模式创新的独角兽企业对前沿技术的重视程度持续增强,加速向“技术+模式”创新转型。

根据2018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历轮融资公开信息整理,腾讯、阿里巴巴、百度、京东和小米成为投资独角兽最多的平台型企业,合计投资独角兽企业(剔除重复)86家,占独角兽企业总数的42.6%,投资、孵化独角兽成为平台型企业构建生态圈的重要途径。

此外,传统企业通过打造创业生态圈,以内部孵化与战略投资等方式,加速孕育独角兽企业,2018年由大企业孵化的独角兽达到14家。如五星控股集团孵化出孩子王、汇通达和好享家三家独角兽企业,海尔集团孵化出日日顺物流,海信集团孵化出聚好看,中粮集团孵化出我买网等。

分享到:

山东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友情链接

  |     |   意见反馈   |     |   联系我们
山东省高层次人才发展促进会
鲁 ICP 备 15040394 号
技术支持: 山东亿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