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资讯 > 人才强省

品质市中奋力跑出发展“新动能”

时间:2019-05-17 来源:齐鲁晚报

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是济南实现“走在前列”目标的重要抓手,也是助力全省实现创新发展、持续发展、领先发展的坚实保障。市中区正以总部经济、优势产业、新兴产业为主攻点,构建与城市定位相匹配、与区域功能相协调、与发展优势相适应的现代产业体系,让传统产业革故鼎新,新兴产业方兴未艾,重点项目日新月异。

市中区新旧动能转换加速提效

市中区签约一批数字新经济产业

优先发展总部经济

升级经四路“金街”

在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上,市中区有自身的发展“路线图”。首要就是优先发展总部经济,重点打造儒商总部大厦、国华时代广场、绿地科创大厦等特色楼宇,积极引进全国或区域总部及研发中心、运营中心、结算中心,着力培育一批“总部楼”“亿元楼”。探索建立金融、保险、法律、财务等专业化、高端化总部经济服务支撑体系,优化总部经济发展生态。另外还要做强金融产业,传统金融与新兴金融并重,精雕细琢升级经四路“金街”,加快山东新金融产业园二期规划建设,巩固提升银行、保险、证券等传统金融产业,大力发展基金、信托、金融保理等金融新模式以及第三方支付机构等新金融产业,培育发展绿色金融、科技金融;举办系列基金支持产业发展对接活动,“为项目找基金、为基金找项目”。

做强智能制造产业,加快重汽小镇、白马创智谷等载体规划建设,紧扣重卡制造、电气机械等产业发展的供需链、协作链,吸引集聚上下游企业,兼顾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智能家居制造等产业,打造高端智能装备品牌。

作为山东数字经济产业园的起步区,山东数字产业大厦打造创新创业的众创空间和“96工程”项目落地成长的示范区,形成“从底楼到顶楼”的企业发展空间,形成“主体多元、开放协同、特色鲜明”的创新生态圈。目前,园区集聚30余家数字经济相关企业和机构,既有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国家信通院、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等国家级产业支撑机构,也有猪八戒网、誉存科技、明匠智能、赤子城网络等知名企业、潜在独角兽和“千里马”企业,还有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团队创办的高成长性企业,另有70余个项目进入落地洽谈库,业态涵盖基础设施、科研机构、孵化器、大数据、物联网等多个数字经济领域。

对标科技强区

打造科创产业带

对标科创中心建设,市中区在不断将最新科技成果转化为新旧动能转换新势能。

2018年,市中区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9家,市中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88.9%,居全市首位,科技强区战略迈出新步伐。今年以来,市中区以二环南路为轴线,扩容提质山东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济南国际创新设计产业园等特色园区,着力打造两大“孵化器”、五大产业基地、三大“助推器”,构筑集人才引进培养、资金供给保障、信息资源共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集聚发展于一体的创新发展新高地,在高端装备制造、信息产业、文化产业、现代金融等产业实现“老树发新芽”。

在对产业进行优化整合的过程中,山东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正全力打造全国一流的集科技成果转化、重点产业孵化、创新创业于一体的国家级大学科技产业园;重汽小镇、白马创智谷建成后将吸引集聚上下游企业,做强做大智能制造产业;山东新金融产业园、济南国际创新设计产业园正加速实现产业发展升级转型……按照“科创引领、产城融合、精明增长”的发展路径,“二环南路科技创新产业带”将加速科技创新资源之间的有效联动、协同整合,迸发出“1+1>2”的新动能。

专利量居全省前列

科创领域硕果频现

由众创空间企业研制的“反恐防爆机器人”产品获得广泛认可,先后应用于G20峰会、金砖国家峰会,安装于出租车顶灯内部的高精度监测系统,可以同时监测PM2.5和PM10两项指标,成为全国第一个利用出租车监测大气颗粒物的系统……这一系列来自市中区文创园区及众创空间的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助力企业在新旧动能转换大潮中激流勇进。

近年来,市中区加快推进科技强区战略,充分发挥辖区高校、科研院所、重点科技企业等人才、技术和资源优势,在科创领域硕果频现。

截至2018年12月,市中区发明专利申请量2090件,发明专利授权量858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3404件,三项指标均位居全省前列;辖区经十一路小学、育英中学获批“全国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示范试点学校”称号;市中区共备案众创空间16家。

市中区与哈工大机器人研究所、山东栋梁科技设备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哈博特机器人研发中心;与上海交大合作共建云智区块链与人工智能研究中心。2018年以来,市中区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9家,市中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88.9%,居全市首位,科技强区战略迈出新步伐。

两大“国字号”人才基地

为新动能提供智力支持

近年来,市中区持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在全市率先成立行政审批服务局,2018年确定区级政务服务“一次办好”事项750项,制定“零跑腿”事项14项、“只跑一次”事项733项、“你不用跑我来跑”事项3项,开展“3137”流程优化,区级行政许可事项全程网办率、审批系统按时办结率、网上咨询按时回复率均达到100%。整合涉企证照事项,实现“四十五证合一”,符合条件的新开办企业即时领取营业执照,实行“一址多照、一照多址”“席位注册、集中注册”,为企业创造了便利条件。

市中区大力实施人才安居工程,195套经纬人才公寓正式揭牌启用;在国家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创业(济南)基地率先打造全市首家人才创新创业服务超市,提供“窗口式”政策咨询、项目申报、贷款融资、创业孵化等服务,推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深度融合;开展高端人才联系服务行动,出台《市中区高层次人才精准服务实施办法》,在街道社区服务中心探索建立人才服务站,深化党委联系专家工作,更新2019年区级领导干部“一对一”联系服务人才对接表,督促相关责任单位、责任人及时进行联系服务,形成人才引进培育的大格局、大体系。

目前市中区成为全国唯一汇聚两大“国字号”人才基地的区县,国家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创业(济南)基地启用,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济南)基地总部也确定落户市中,此外,市中区开展“品质市中·经纬人才”“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等一系列活动,同样让科创领域的人才感受到市中“像珍惜泉水一样珍惜人才”的满满诚意:对178名领军、精英、优秀人才进行命名奖励;开展“万名校友集聚计划”,筑好平台引“雁”归,吸引大批校友为市中贡献智慧、汇聚资源、推动发展等等,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提供智力支持。

分享到:

山东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友情链接

  |     |   意见反馈   |     |   联系我们
山东省高层次人才发展促进会
鲁 ICP 备 15040394 号
技术支持: 山东亿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