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资讯 > 人才强省

北部新区产业加速崛起济阳抢抓机遇集聚新动能

时间:2019-05-17 来源:齐鲁晚报

作为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的重要功能区和北跨发展的主阵地,济阳区以建设与中心城区高度融合的济南北部新区为目标,建立了特色的“321”现代产业体系,升级换代传统产业,不断培育新兴产业,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新动能。

济阳赴京招商引入新动能

从“制造”到“智造”

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

在位于济北开发区的山东达沃智慧产业园,一栋栋现代化的工业厂房正拔地而起,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市级重点项目,这里将聚集一批5G万物互联为主线的创新型中小实体企业,助力济阳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近期,济阳签约的德国CONTACT Software公司也将在这里设立全国首个数字化虚拟仿真实验室。

山东达沃智慧产业园是济阳对标全市十大千亿产业、加速新旧动能转换的一个范例。为了聚力动能转换,济阳培育起独具特色的“321”现代产业体系,即提升食品饮料、智能制造、现代物流三大传统产业,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科技两个新兴产业,积极引进总部经济这一新兴业态。

“食品饮料、智能制造、现代物流等传统优势产业,正按照计划全面转型升级,只要用新技术加快改造提升,就能变为朝阳产业,释放出强大动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科技是我们重点培植的两大新兴产业,布局前瞻、动能强劲,是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只要是新兴产业,符合规划,无论规模大小,都可以在济阳找到施展才华的舞台。”济阳区委书记吕灿华表示。

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技术研发和智能化升级改造必不可少。从“制造”到“智造”,济阳的一项项传统产业正成为新时期引领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

以食品业为例,在位于济阳的印尼迈大食品(山东)有限公司,一条长20多米的生产线,除最后的包装环节外,其余工序最多需要4名工人,不断提高的生产过程自动化水平,让产业优势不断升级。另外,济阳还在打造乳制品、宠物食品、婴儿食品、代餐食品、保健品增量引擎,拓展食品工业休闲体验、文化创意、特色展会多元业态,打造全国知名品牌标杆园区。

在智能制造产业方面,济阳依托自身深厚的机械制造业基础,重点发展智能家居、智能物流装备、3D打印设备、机器人本体及系统集成,完善软件开发、研发平台等产业链条,打造完整产业生态圈。作为物流产业的聚集地,济阳现代物流业的规划发展过程中,重点发展第三方物流、冷链物流、电子商务、供应链金融等物流子行业,打造济南国际内陆港重要枢纽。

瞄准新兴产业

定向精准招引“新势能”

“突出重点产业,紧盯新兴产业和新型业态,定向精准招商,着力引进一批‘大、强、优’产业项目和‘高、精、尖’行业人才。”济阳区委副书记、区长孙战宇表示。济阳坚持把双招双引作为“一号工程”,深入实施“1517”招引工作体系,构建全员招商与重点招商结合、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并重的新格局,不断引入“新势能”。

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1030平方公里规划范围内,济阳占据530平方公里,是先行区“一体两翼”重要组成部分,被赋予改革试验权、先行先试权,享受国家级新区乃至自贸区的优惠政策。规划建设高新产业城、文创旅游小镇群、新能源制造群、医药康养小镇群等,是先行区的核心区和引爆区。

新旧动能转换,项目是核心。2018年,济阳区的双招双引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全年新签约项目63个,其中过百亿元项目5个、500强项目6个,与山东广电数字传媒、达沃通信等智慧数字产业园成功签约,引进华为、易华录等一批优质项目,获批全市唯一一家省级专家服务基地,引进德国生物科技博士团队、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合作项目,首次进入中国县域成长竞争力50强和全国县域投资潜力100强榜单。

今年1月,济阳区举办了新旧动能转换招商引资招才引智重点项目签约仪式,共签约8个项目,涵盖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先进材料、医疗康养、现代物流、科技服务六大产业。4月4日,济阳区在北京举办了“新旧动能转换·济南济阳‘双招双引’推介会”,一次签约十个大项目,另外,单独签约了济南鲁源电气生产基地、长保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框架)、山东建筑大学产学研基地等12个项目。这每一次的签约都着眼于并推动着济阳的新旧动能转换,实现着地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目前我们招商引资的重点是科技含量高、占地面积小、附加值高的产业,如电子信息、通信技术,我们会打造一系列如济北智造小镇、山东达沃通信智慧产业园等园区,给他们建设好标准化厂房,搭建好平台,实现让企业直接‘拎包入住’。另外我们还重点引进孵化企业,如总部中心、人才大厦,培育像电商等产业。”济北开发区经济发展部部长范勇介绍。

据了解,济阳区2019年承担了13个市级重点项目,目前,已有12个项目开工建设。

培育新动能、新产业也离不开智力支持。据了解,济阳区一季度相继签约引进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山东)分中心,德国麦德克斯医学项目等。

提升城市品质功能

优化营商环境

“坚持问题导向、发展导向、目标导向,以‘钉钉子’精神全力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吕灿华说。抢抓济南携河北跨、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建设和撤县设区三大机遇,济阳区提出了建设与中心城区高度融合的济南北部新区的发展目标,推进产城融合,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

引入新动能离不开城市功能的完善和城市品质的提升。今年,济阳以快速城市化和提升工业化“两化”融合战略为引领,按照与中心城区高度融合的要求,以精细化城市管理为抓手,不断提升管理标准,全面提升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水平。

服务于新旧动能转换,济阳还在致力于打造最一流的服务、最完善的政策保障和最优良的营商环境,目前济阳区已经形成人人都是经济发展“服务生”的氛围,在全省率先实现“拿地当日即开工”,“一次办成”的改革也在扎实推进。

政策保障方面,为吸引京津地区人才、企业落户济阳,济阳有针对性地出台了相关政策,明确了人才奖励及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对到济阳区落户的京津企业引进的人才在济阳区购买首套商品住房或租房的,给予住房和生活补贴,对企业负责人和高管人员提供生活便利,对“独角兽”和“瞪羚”企业进行奖励,对总部经济企业给予用房补助……

用地指标优先向制造业等实体经济倾斜,对填补产业空白、带动产业发展、税收贡献大的优质企业实行最大幅度的政策扶持;对符合济阳产业要求的企业,政府有专项基金扶持,支持新兴企业签约落地、传统企业改造升级。一系列利好政策给济阳真正引来了“金凤凰”,激活了创新发展的一池春水,让济阳在新旧动能转换大潮中激流勇进。

分享到:

山东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友情链接

  |     |   意见反馈   |     |   联系我们
山东省高层次人才发展促进会
鲁 ICP 备 15040394 号
技术支持: 山东亿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