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30日 星期三

所在位置:首页 > 资讯 > 人才强省

淄博:百年工业城的动能转换路径

时间:2019-05-22 来源:大众日报

5月16日,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项目推进会暨“双招双引”工作表彰大会观摩团一行来到淄博。淄博的变化引来阵阵赞叹:新一届淄博市委市政府立足实际,着眼长远,既看到淄博在动能转换过程中的不足,又能看到100多年工业化的深厚底蕴。

差距就是发展空间,就要对标先进,奋起直追。优势就是发展底气和动力,就会“破立有方”,目标坚定。淄博以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为龙头,加快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努力推动产业发展迈向中高端,坚持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作为老工业城市动能转换的重中之重。2018年,针对化工、建材、机械、纺织、轻工、陶琉等传统产业进行全系统改造提升,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27.8%,其中,实施重点技术改造项目363个,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工作连续两年获国务院督查激励。

同时,淄博牢牢把握以“四新”促“四化”,聚焦做好“高、新、轻、绿”四篇文章,聚力培植“四强”产业,加快构建“753”现代产业体系。

2019年,淄博市策划推出了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323个。策划的重大项目中,产业项目数量占比达到80%,“四强”产业项目占工业项目比重达到70%,年度计划新开工项目154个。

2018年,淄博新引进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95个,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37.36%,“四新”经济开始走上前台、渐成大梁。

“无中生有”   

打造千亿级MEMS产业集群  

高耗能、高污染的钢铁厂、水泥厂和矿山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全国独一无二的以MEMS芯片为核心的电子信息产业园,目标是千亿级产业集群,打造世界级MEMS产业高地。新旧动能精彩转换,淄博是如何做到的?

玄机就在于淄博高新区搭建的创新平台。当这项技术“养在深闺人未识”时,淄博就与清华大学合作共建国家高新区MEMS研究院,建设国际先进的6英寸硅基MEMS中试研发平台。这一平台满足了科研人员研发中试和小批量生产的需求,在全国独一无二。有了施展本领的舞台,人才不请自来。研究院很快吸引了包括4名院士在内的43位国内外MEMS领域“大拿”。

为加快科技成果转换,淄博高新区通过淘汰高耗能、高污染落后产能,高标准规划建设以MEMS产业孵化器为核心的电子信息产业园。园区实行“园区管委会+运营公司+产业基金+N服务”的创新管理体制,与清华同方、北航大学科技园等国内知名机构合作,共同建设了国家级电子信息科技企业孵化器、MEMS研究院、MEMS产业孵化器、北航天汇科技孵化器(淄博)科创中心和省级MEMS众创空间等10个创新创业平台。

园区立足打造MEMS、集成电路、智能传感器、仪器仪表等优势产业链和产业聚集区,聚集了新恒汇、齐芯微、台湾强茂电子等45家企业入园发展,可为入园企业及高层次人才提供设计、研发、中试、孵化、产业化等功能为一体的科研产业化综合服务。

作为首批招商进入MEMS产业孵化器的企业之一,山东齐芯微系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借助孵化器的集群效应,引进了100多套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生产设备,产能得到极大释放,产值增幅达到150%。目前,企业年产IC卡芯片及MEMS器件达15亿个,国内市场占有率达三分之一,成为行业领先的芯片封装测试企业。

如今,平台自主研发的硅微机械陀螺、加速度计、继电器等产品,技术填补国内空白;与崔波、周斌、周宁宁等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团队,联合研发国内外技术领先项目25个;引进香港新科实业(TDK)、广东盈动高科、航天科工等高端产业项目66个,形成了集MEMS传感器设计研发、工艺加工、封装测试、产品应用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研发产业基地。

创新活力迸发,关键就在于淄博高新区培育了一个高质量的创新创业共同体,让资本链与产业链、科技链、人才链无缝对接,让“政产学研金服用”七个要素同台唱戏,深度融合。原本没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广大中小企业,也成为共同体的一部分,借助平台的人才、资本、设备等创新资源,跳出了低端产品、价格竞争的循环,走上了高质量发展之路。

技术领先

绿色能源赋能产业转型

走进山东淄博汉能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示范基地,工人们正在为远销西班牙的订单忙碌。

该项目是全国知名民营企业入鲁转调创洽谈会签约项目,也是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储备项目。项目一期建设产能600MW,是全国规模、产量最大的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同时也是国内首个大规模量产两种世界一流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产品的项目。项目包括两座300MW产能工厂车间,2018年5月产品下线,截至2018年底。

汉能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坚持以“四新”促“四化”,依托汉能集团强大的全球技术研发体系,积极实施“跨界”产品战略改革,筹建300MW新型太阳能发电玻璃幕墙“汉墙”产品生产线,预计2019年达产,可为绿色建筑行业提供具有集成系统化优势的全价值链绿色解决方案。

据汉能控股集团副总裁兼淄博汉能公司总经理李晓介绍,淄博汉能所生产的柔性电池组件,采取全球铜铟镓硒薄膜柔性电池转换技术,该技术获得美国可再生能源实验室认证并保持世界纪录。自2018年投产以来,淄博汉能所生产的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高效产品就供不应求,不仅用于北京、河北等地许多国内各大应用项目,更远销韩国、泰国、新西兰、匈牙利等多个国家。

“项目整合全球最先进的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制造工艺技术路线,培育新动能,改造旧动能,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李晓说,下一步,淄博汉能将充分挖掘全省乃至全国薄膜太阳能发电应用市场潜力,将淄博打造成一流的铜铟镓硒太阳能电池生产制造基地。

聚力创新

打造高端智能装备标杆

在山东国金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焊装车间,一个个大块头的机器人正在有条不紊地组装汽车车架部件。

2018年12月,国金汽车获山东省发改委纯电动乘用车建设项目核准,成为全省第一家纯电动乘用车生产企业。公司采用德国工业4.0标准,面向全球采购先进生产设备,拥有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智慧车间,自动化生产率超过90%。

从立项到2018年试生产仅用了16个月,已在全国60多个城市挂牌销售,获得山东省唯一一张整车牌照。“国金汽车公司已具备年产10万辆纯电动新能源汽车生产能力。”山东国金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苏金河介绍。

国金汽车建有汽车研究院和MPV、轿车、SUV、微型车四大研发平台,拥有研发人员426人。其中,自主申报“泰山产业领军人才”2人、行业国际顶尖人才17人。同时,国金汽车还与美国、德国等国际知名研发团队建立了战略合作,与中科院、清华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在核心零部件、充电基础设施研发上建立了长期技术合作,整车控制技术、动力总成技术国内领先,飞轮动力技术世界领先。目前,该企业已获得授权核心技术专利369项,其中发明专利39项。得力于研究院一系列核心技术的突破,国金汽车自主研发的第一款纯电动MPV汽车,续航里程达到430km以上,综合工况百公里能耗低于18.9kwh。

“国金汽车将坚持以车身轻量化、三电技术及车联网研发为核心,吸引百家配套企业,努力打造集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于一体的国内领先、全球化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苏金河表示。

抢占“数据”高地

争夺大宗商品定价话语权

从7人的小团队到1300多名员工的领军企业,从1个试用客户到服务过130万客户。山东卓创资讯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利用信息技术打造新动能的代表,15年来一直致力于抢占“数据”高地,助力大宗商品行业发展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

卓创资讯创建于2004年5月,是全球领先的大宗商品信息提供商。在产品展示区,卓创产品线及信息生产制作过程一目了然。通过遍布全球的5万个信息采集点,卓创资讯日更新信息量达75000余条。在大宗商品资讯行业中,“大宗商品定价话语权”一直被视作行业制高点,谁掌握了定价话语权,谁就掌握了未来发展的主动权。“我国农业、化工等资源丰富,市场巨大,然而一直存在定价话语权缺失的突出问题。”山东卓创资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姜虎林介绍。

通过对各类大宗商品长期不间断的跟踪,卓创资讯上溯整理了近20年行业数据,整合全产业链资源,建立专业产品网站673个,涵盖能源、化工、农业、金属等大宗商品行业,专业编制卓创大宗商品指数300余项,形成了完善的SPAS估价体系,为大宗商品生产、销售、贸易、采购、结算等提供定价参考和核算依据,超过50个产品的估价成为国内外市场普遍认可和采用的定价基准。

卓创资讯用户群体涵盖产业客户、金融机构、商品期现货交易所、政府机关、媒体、科研院所等,世界500强企业中的287家已与卓创资讯建立合作关系。同时,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华尔街日报》等媒体将卓创资讯作为固定信息源。

此外,卓创资讯还与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农业农村部等多个国家部委在价格监测、指数开发、数据分析、宏观调控、产业结构调整及供给侧改革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助力政府决策,服务经济发展。

从“跟跑”到“领跑”

打造世界领先医械供应商

中国首台高能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中国首台脉动真空灭菌器、中国首台全自动血型分析仪……走进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园,一项项国内首创医疗仪器让人惊叹不已。近年来,新华医疗在保持现有产品领先的基础上,逐步从“跟跑”转变为“领跑”,核心技术上求突破,以强劲的创新脉搏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2017年以来,新华医疗瞄准国际市场,通过产品改造升级和商业模式创新“双轮驱动”,使手术器械、感染控制、制药装备等传统产业焕发新青春。新华医疗运用新技术加快动能持续转换,抢占国际高端市场,其中过氧乙酸低温灭菌器突破了低温汽化等三大核心技术,填补了国际空白,已申请四项国际发明专利;非PVC全自动制袋灌封一体机等制药产品也已全面替代进口设备,成为美国百特、美国辉瑞等国际制药巨头的首选。

2018年,新华医疗营业收入在世界医疗器械百强企业中名列47位,位居中国六家上榜企业之首。

长期以来,放射诊疗和生物制药等高端技术一直被国外垄断。为了打破垄断,新华医疗与清华大学、中科院、四川大学等单位合作,一举攻克了高能直线加速器核心技术,掌握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今年3月18日拿到了中国第一个高能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成为与美国、瑞典生产商并驾齐驱的世界前三高能加速器生产商。

新华医疗的医学影像产品产业化项目和生物制药装备项目均入选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第一批优选项目库。预计3至5年内,两个项目规模将超过30亿元,抢占中国第一、世界前三,实现新产品产业化。

同时,新华医疗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多个国家课题项目;主持和参与制定国际标准1项、国家标准35项、行业标准79项;获得授权专利2089项。仅2018年就拿到了二类以上产品注册证15个,其中三类注册证4个,是过去三年之和。近年来,新华医疗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做大做强新动能。

站在新起点,开启新征程。新华医疗将加快智能制造升级,通过打造“智慧工厂”,实现产品+远程控制的互联互通,提高市场占有率,掌握产品定价权,锤炼核心竞争力。以连续式吹灌封安瓿生产线、X射线血液辐射仪等八大战略产品为突破,成立20个新品项目部,发挥北京、上海、德国、美国研发中心优势,超前布局新兴领域,努力探索生命健康前沿技术实现方案。

“新华医疗将以‘百年新华医疗 千亿行业旗舰’为愿景目标,努力打造世界领先的医疗器械供应商。”山东新华医疗党委书记、董事长许尚峰说。

分享到:

山东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友情链接

  |     |   意见反馈   |     |   联系我们
山东省高层次人才发展促进会
鲁 ICP 备 15040394 号
技术支持: 山东亿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