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铸造钢材元素的比例,制动鼓、前轮毂故障率就分别降低了38.6%、45.8%,市场偏刹故障率从37%降低到3.4%,每年节省市场服务费用近300万元。”日前,说起这一变化,诸城市义和车桥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忠义对产学研合作夸赞不已。
近年来,诸城市不断引导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求,积极寻求在匹配领域内最好、最优的高校院所联合共建各类科技研发平台,通过企校联手,相互协作,联合攻关,快速突破技术瓶颈,研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技术成果和产品,企业研发实力显著提升。
诸城市义和车桥有限公司与上海理工大学合力搭建技术交流的研究平台——汽车先进底盘系统开发联合研究所,并将义和车桥作为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生实践基地。这是义和车桥不断加强与国内、国际科研院所的合作,使产品质量、试验方法与国际接轨,提升义和品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更是诸城市深入实施“创新诸城建设”战略的生动实践。
“我们积极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集聚资源,创建平台,加强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打通创新链条,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诸城市科技局局长王增军说,目前建有潍坊市级以上研发机构266家、建成院士(专家)工作站17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6家、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2家,诸城市企业牵头联合70多家高校院所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2家。
产业研发,关键在人才。该市鼓励企业引才用才,采取柔性兼职、短期聘用、线上咨询、技术合作、技术入股、合作经营、聘请顾问或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等方式引进高层次人才,联合申报各级各类人才工程。柔性引进两院院士等专家70余人。大业股份公司引进武汉理工大学张联盟院士及其团队建立了院士工作站;引进上海理工大学杨俊和教授开展高性能胎圈钢丝绿色生产和智能制造研究,项目完成后,胎圈钢丝新增产能3.3万吨,新增销售收入2亿元,新增利税3500万元,增加就业300人,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同时,诸城市注重企校联动,促进科技创新成果高效转化。注重发挥高校院所集中的技术、人才资源优势,广泛组织产学研对接交流活动,促进高校和科研院所应用技术成果的转移转化。2018年,先后组织上海高校产学研对接会、专家人才成果推介会等校企对接活动8次。组织大业股份、信得科技、东方园艺等23家企业赴珠三角、长三角、云南、青岛等地开展科技成果对接洽谈活动,与中科院、云南省农科院、中国海洋大学生物医药研究院等高校院所达成初步合作意向30项。
“通过与高校技术转移中心的合作,对高校进行成果筛选、市场化评估、成果推介等增值服务,对成果信息进行分类和挖掘,形成一批符合诸城产业发展需求的‘科技成果包’。”王增军介绍说,上海交通大学的王恩禄教授与山东金旭能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合作,成功开发了生物质能源高效清洁利用装置。得利斯集团与江南大学联合申报的食品中重要危害因子的安全快速检测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此外,诸城市聚焦全市重点产业领域和主导产业需求,通过引入专业运营团队建设孵化器等方式,支撑该市战略新兴产业的创新转型发展。引进复旦大学孵化运营团队,有计划组织高校院所和科技型企业进驻超然首新空间,引入创业融资机构5家,初选了128个创业团队进行培育筛选,入孵企业近百家,服务创业者500多人,3个项目在省级和市级比赛中获得奖项。诸城市建成2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备案院士工作站1家,建成的多个“双创”中心被认定为潍坊市级众创空间、潍坊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潍坊市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潍坊市技术转移机构、潍坊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潍坊市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其中一家成功备案省级众创空间。举办创业沙龙、创业讲堂、模拟路演等系列活动96次,构建了企业技术需求、高层次人才、高校技术成果等若干层面数据库和动态数据库。汇聚了科技资源,促进了技术创新与转化,降低了创业者的创业风险,提高了创业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