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乐的西瓜熟了,寿光的大棚西红柿红了,诸城蔡家沟变得色彩斑斓了……孟夏的潍坊,广袤的乡村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5月25日,记者随“三个模式”在新时代的新实践调研座谈会与会人员一道,走农村进大棚,问村情看发展,实地探访了潍坊如何在新时代探索“诸城模式”“潍坊模式”“寿光模式”创新路径。
为在创新提升“三个模式”上实现新作为、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当好排头兵、在推动农业农村改革发展中勇做探路者,潍坊市将坚持产业为基、全面振兴,片区带动、全域提升,城乡融合、全要素支撑,组织引领、全民行动,努力在新时代打造乡村振兴“潍坊模式”,推动“三农”工作实现由量到质、由线到面、由局部到全域、由物质到精神的飞跃。
产业为基全面振兴
5月25日,第二十届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已近尾声,依然迎来了如织的游客。在展馆一角,9个冬暖式蔬菜大棚模型吸引了不少游客的目光。据展馆工作人员介绍,这是寿光发展冬暖式蔬菜大棚的一个缩影,“从第一代大棚到如今的物联网技术广泛应用的大棚,寿光冬暖式蔬菜大棚的发展史就是产业振兴的特写。”
在寿光市区弥河西岸的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有一处试验用的玻璃日光温室,与艳红色的番茄相映衬的是,挂在番茄枝条上的白色卡片。原来,这是温室为用丽蚜小蜂防治温室粉虱而悬挂的蜂卡,并详细规定了“每亩每次释放2000-3000头,每7-10天释放一次,整个生长季共释放5-6次”等使用规范。据该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这是他们正在制订的日光温室番茄全产业链标准的一部分,完成后将填补行业空白。
眼下,潍坊正把“三个模式”从单纯产业经营模式,升华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现实途径,坚持放大产业优势与补齐农村短板并举,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市和美丽宜居乡村。
片区带动全域提升
进入6月份,位于临朐县九山镇的薰衣草小镇即将呈现薰衣草花海,迎接慕名而来的游客。九山镇通过发展薰衣草种植,目前已经形成了种植、产品深加工、休闲旅游的全产业链条,已辐射带动周边2个镇6个村庄一体发展,未来薰衣草种植面积将达到3万亩,辐射周边20多个村庄、50平方公里。
与此同时,位于城乡接合部的潍坊经济开发区前阙庄村,大力推进村庄城镇化、村民市民化、收入股份化、农业产业化、生活田园化、生态旅游化,带动了周边13个村的土地流转。
记者了解到,潍坊将探索建立土地政策撬动型、园区片区治理开发型、龙头企业助推型、基层党建引领型、人才创业带动型、美丽乡村拉动型等片区推进模式,推动乡村振兴由点到线、由局部到全域飞跃,加快构建全域大美新格局。
弥河和潍河贯通市域南北,流域面积占潍坊市的63%、经济总量占全市的70%,区域内丰富的水系、湿地、林地构成了完整生态体系,潍坊将统筹做好村庄布局、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的文章,科学有序推进“两河”开发,高标准建设潍河、弥河流域乡村振兴示范带。
城乡融合全要素支撑
在位于青州市的山东省华盛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专家学者在该公司展厅的一面“人才墙”前纷纷驻足,与公司董事长李兴盛交流起人才经。
原来,这家仅有百余名员工的企业拥有“泰山学者”、山东省突出贡献专家各1人,拥有8大科研创新平台,从而创造了年销售蔬菜种子300吨、西葫芦种质资源数量全国首位的好成绩。
据李兴盛介绍,他们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取得了14项国家专利,获批国家新品种权保护品种9个,非主要农作物登记24个,通过山东省审定品种7个。
走进诸城市南湖社区的蔡家沟村,映入眼帘的是村屋墙上的一幅幅绘画和墙体艺术。从普通的村落到如今的艺术试验场,蔡家沟村火了。该村引进本土艺术机构的7位实践艺术家深入挖掘村里的资源禀赋,吸引工商资本下乡发展特色产业,培育做大乡村文化旅游新业态。
“在坚持城乡融合、全要素支撑方面,潍坊市将更大力度地破除妨碍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的机制障碍,促进各类要素更多向乡村流动,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信息汇聚的良性循环,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潍坊市委书记惠新安说。
组织引领全民行动
在高密市阚家镇松兴屯村,一排排的别墅、大棚吸引了前来调研的专家学者。他们与村党支部书记徐林收交谈中得知,松兴屯原先是一个薄弱村,靠的是把组织振兴放在首位,在村党组织的带领下,土地流转、大棚覆盖、迁居新村达到“三个百分之百”,不仅全村住上了楼房,也带动了周边7个村的发展。
与松兴屯村情况相似的,还有诸城市枳沟镇乔庄社区。针对社区的实际情况,乔庄社区党委探索引领成立了党员议事会、妇女议事会、老干部议事会、老年人议事会、在外人员议事会、喜洋洋同乐会六个议事会,搭起了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和纽带。“6个议事会对社区稳定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社区近10年来未发生一例上访案件,未发生一起刑事案件。”社区党委书记刘正光告诉记者,社区通过土地流转,建设了占地2300多亩的社区工业园,吸纳了1400多名社区群众放下锄头,当上了工人,年工资性收入达7000多万元。
松兴屯等村的实践证明,凡是发展好的村,都有一个好的带头人,都有一个强有力的党组织。对此,潍坊市将坚持组织引领、全民行动。其中,该市将全面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要求,以打造过硬党支部为抓手,着力选好配强村党组织书记,深入开展争当乡村振兴带头人和争当乡村振兴带头村活动,发挥好村党组织在领办创办合作社、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服务企业和群众等方面的作用,把支部建在产业链,把党员聚在产业链,推动产业链党建全覆盖,实现村级组织“一股绳”抱团发展。潍坊既要把政府该干的事情干好、干到位,也要做好群众工作,把农民组织起来办好自己的事,共同改善农民生活、改变乡村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