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资讯 > 人才强省

量子科技产业化之路何以在这里走通

时间:2019-06-10 来源:大众日报

全球首个商用化量子保密通信专网、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全国独一份标准化制定权……不俗的成果,彰显着济南在量子通信全国版图中的重要位置。  

5月25日上午,记者见到山东量子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勇时,他正在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济南控制中心进行例行巡检。  

“里面有一些数字在跳动,那是我们的设备在生成量子密钥的情况,背后的设备是我们企业做的产品。”赵勇介绍,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全长2000多公里,可满足上万名用户的密钥分发业务需求。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是目前国际上建成最长距离的量子通信骨干线路,为央行、银保监会、交通银行等提供远程数据灾备。“国内80%—90%的量子设备都是我们生产的。”赵勇自豪地说。  

“我将自己的科研生涯分为前后两个十年,第一个十年是求学作研究,第二个十年是从事量子科技产业。”1999年,赵勇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求学,此后到欧洲继续求学,取得硕士和博士学位。也正是在欧洲求学作研究期间,赵勇结识了导师潘建伟院士,为此后从事量子通信产业化埋下伏笔。  

相对于单纯地作研究,赵勇对科研成果的转化更加感兴趣。因此,2009年取得博士学位后,当潘建伟院士邀请他回国加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量子通信产业化团队时,赵勇欣然同意。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个“把冷板凳坐热”的过程。一纸捷报,往往来自“十年磨一剑”的厚积薄发。济南量子科技终迎产业化正是这一过程的生动写照。  

从事量子通信产业化之初,国内在这个领域的研究和市场几乎都是空白,赵勇一直说他们是从“无人区”起步的。而团队和山东、济南的结缘,则加速了这项技术的产业化之路。  

在济南政策、人才、资金的大力支持下,山东量子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世界上已知的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量子通信试验网建成……目前,济南已经是名副其实的量子通信产业创新创业高地:量子技术研究院、量子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国迅量子芯等企业机构在此集聚,世界第三、国内唯一掌握逆向质子交换铌酸锂波导的周期极化铌酸锂波导芯片研制平台在此搭建,404公里的安全无中继量子密钥分发的世界纪录在这里创造。  

“亮剑”只是第一步,为了抢抓量子产业发展的黄金机遇,济南有着更大的雄心:《济南市量子信息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2年)》明确,到2022年,济南将在远距离量子网络、信息安全、量子雷达等领域取得创新突破,争取实现量子信息产业规模20亿元;到2030年,将推动量子通信和量子测量领域实现大规模商用,产业规模达到300亿元。  

对此,赵勇异常兴奋,他说,从0到1,济南量子产业集聚了各种产业链元素,量子科技产业化前景非常好。接下来,他们将在继续做好自身量子通信产业化的同时,聚集更多量子产业化的企业落户济南发展。  

新旧动能转换,需要更多像量子这样的新兴产业在各地加速崛起、扩容倍增。记者从省发展改革委了解到,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内,我省正持续完善专班、智库、联盟和各有关部门机构的协调推进机制,在基金项目投资、市场资源配置、高端人才聚集等方面形成整体有效合力。

星火,正燎原。

分享到:

山东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友情链接

  |     |   意见反馈   |     |   联系我们
山东省高层次人才发展促进会
鲁 ICP 备 15040394 号
技术支持: 山东亿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