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博士创业园
青岛天安数码产业孵化园
青岛新材料科技工业园
董家口经济区
中德生态园
青岛保税港区
青岛服装工业基地
青岛环保产业园
即墨经济开发区
青岛即墨国家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
青岛汽车产业新城
即墨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田横岛省级旅游度假区
中国青岛留学人员创业园
胶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青岛金家岭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核心区
M6创意园
金翅鸟电子商务创业孵化中心
李沧区创业广场
山东省平度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青岛新河生态化工科技产业基地
枣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
烟台市大学生创业园
烟台留学人员创业园区
潍坊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
潍坊软件园
潍坊光电产业园
泰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山东泰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威海南海新区
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
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
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
临邑县高新技术产业园
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
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
临沂高新区
禹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德州市生态科技城
滨州高新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菏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济南市5150引才计划| 青岛市创业创新领军人才计划| 枣庄英才集聚工程| 东营市黄河口文化之星| 潍坊市首席技师| 泰安市首席技师
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
山东省服务窗口
济南市5150引才计划| 青岛市创业创新领军人才计划| 枣庄英才集聚工程| 东营市黄河口文化之星| 潍坊市首席技师| 泰安市首席技师
4月19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新时代山东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将是今后一个时期我省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性和纲领性文件,旨在凝心聚力,做强高等教育的‘山东板块’。”省教育厅厅长、党组书记邓云锋表示。
邓云锋介绍,山东省目前共有普通高等学校145所,位居全国第三,全日制在校生210.73万人,位居全国第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1.35%,跻身高等教育普及化第一阵营。但是,高校综合实力和学科竞争力还处于国内中游,比如我省仅有三所部属高校6个学科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省属高校无一入选,高水平大学和标志性学科数量少,“这是我省高等教育切肤之痛”。
打造一流学科是打破我省高等教育“有山无峰”的关键之举。2016年,省委、省政府印发了我省“双一流”建设实施方案,启动一流学科建设工作。分两批立项建设了46个学科,两年多来,已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2019年3月,山东高校进入ESI学科前1%学科数净增22个,达到了65个,其中省属高校净增21个,达到36个。2017、2018两年,我省高校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技奖励12项,占全省获奖70.6%;获得省科技奖励136项,特别是在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明奖中,高校获奖50项,占比82%,充分发挥了基础研究和重大原始性创新研究的主力军作用。2018年,我省高校引进国家级人才73人,其中海外背景人才38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总量达到462人。
从2018年5月,根据省委、省政府指示精神,省教育厅成立专门工作组,先后深入40余所高校实地调研,召开了10余次各种类型的专题座谈会,对《意见》进行广泛论证,对收集到的200余条意见和建议最大程度地吸收借鉴。
为进一步增强我省高校学科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意见》提出“深化实施一流学科建设计划,遴选40个左右优势特色学科强化建设,争创国家一流学科。”
落实这一要求,要分步实施。近期,山东将在前期省一流学科建设的基础上,首先启动学科“筑峰计划”,直接对标国家一流学科立项标准和国家学科评估指标体系,按“培育国家一流学科”和“培育A类学科”两类项目组织实施,目标直指下一轮国家一流学科增列和第五轮学科评估。争取新增3-5个学科进入国家一流学科行列,20个左右学科在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中达到A类等级,建成一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高峰学科和品牌学科。投入不足的状况将改善,省财政将对“培育国家一流学科”项目学科和“培育A类学科”项目学科加大经费支持。
针对高等教育发展的丰富、多元,《意见》提出的实施高校分类管理与分类评价,也是一个亮点。
《意见》明确提出,以转变高等教育管理方式作为推动高校分类发展的重要抓手,实施高校分类管理分类评价。在分类管理方面,将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层级和高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将全省高校划分为不同类型,实现科学定位、特色发展。在分类评价方面,将分别建立适合不同类型高校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结果将作为今后政府对高校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引导高校在不同领域、不同类型加快发展、特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同时,启动本科专业导向性评价,引导高校做强优势专业,建好特色专业,淘汰落后专业。
《意见》还在推动高等教育支撑和引领现代化强省建设等方面,推出系列新举措。
履行牵头抓总职责,负责全省人才队伍建设宏观指导;负责组织实施全省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牵头抓好“泰山学者”等重点人才工程组织实施;负责高层次人才库建设,完善联系专家制度;负责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履行省人才工作宣传小组职责,负责全省人才工作宣传的宏观指导和协调;制定全省人才工作宣传计划,协调各新闻媒体,加强人才工作和优秀人才典型宣传;负责全省宣传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负责组织实施“齐鲁文化英才”评选工作,联系一批优秀宣传文化人才;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加强与党外人才的联系,发现、培养、选拔、推荐党外优秀人才;会同有关方面制定实施非公有制经济和新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建设的规划、政策和意见;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负责将人才资源开发纳入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负责了解掌握全省重点区域和服务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会同有关方面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参与制定落实创业人才支持政策;参与定期开展重点领域人才需求预测与发布;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负责研究制定教育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负责国家级教学名师、省级教学名师等人才工程的组织实施;负责组织实施省属高校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协调组织高校领域“泰山学者”、创新团队等工作;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负责研究制定全省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联系一批优秀科技人才;负责科技人才成果转化工作,组织重大科技攻关,推进产学研结合;负责省自然科学基金、省杰出青年基金、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等的管理工作;负责组织实施省属科研单位、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协调组织科研院所领域“泰山学者”、创新团队等工作;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负责研究制定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联系一批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组织指导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参与制定落实创业人才支持政策;参与企业领域“泰山学者”、创新团队建设工程组织实施工作;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负责制定实施促进人才投资优先保证的财税政策;负责人才工作经费保障、拨付使用、管理监督等工作;负责研究制定会计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负责会计高端人才的选拔、培养与跟踪服务管理工作;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改善和提高优秀人才工作和生活条件的有关政策措施;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负责全省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综合管理,牵头研究制定和组织实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和政策;负责“两院”院士、“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推荐、选拔和管理服务工作,联系一批优秀专业技术人才;负责全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综合管理工作,牵头研究制定和组织实施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和政策;负责省首席技师等推荐、选拔和管理服务工作,联系一批优秀高技能人才;拟订留学回国人员来我省工作的政策并组织实施;协调组织各类园区做好海外人才引进等工作;负责制定人力资源流动政策、人力资源市场和专业性人才市场建设和管理工作;责定期开展重点领域人才需求预测与发布;负责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待遇落实,组织各类高层次人才开展服务社会活动;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健全人才资源统计制度;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负责研究制定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深入推进新农村人才资源开发“绿色行动”,负责全国优秀农村人才、中华农业英才、省乡村之星等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申报、推荐和管理服务工作,联系一批优秀农村实用人才;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农业科技、经营、管理等方面人才培养、引进和管理工作;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负责商务人才队伍建设和各类商务专业人才教育培训工作;负责组织实施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负责研究制定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负责卫生领域重点人才工程的组织实施,联系一批优秀医学领军人才;负责组织实施省属医疗机构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参与省属医疗卫生单位“泰山学者”、创新团队等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各类优秀人才的医疗保健工作;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负责推动我省对外人才交流;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外国专家管理服务和出国培训工作;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