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资讯 > 人才强省

抓重点、破难点,年底交份满意“成绩单”

时间:2019-06-14 来源:齐鲁晚报

为贯彻落实全市考核表彰暨双招双引工作推进会精神,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12日上午,济宁高新区召开全区考核表彰暨“两谷一港一中心”建设推进会议。在表彰先进、提振信心,鼓励全区上下一起拼搏、奋斗争做忠诚敬业担当追梦人的同时,对今年下半年的工作任务也划出了重点。要求各部门务必打起十分的精神,做好抓重点、破难点,敢打必胜确保完成全年任务。

强化党建引领促发展

突出双招双引添活力

突出党的政治建设。要强化党的全面领导,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各级党组织要坚决服从党工委领导和安排,与党工委时刻保持“同频共振”,对党工委管委会各项工作部署,要不谈条件、不找借口、不折不扣。

坚决扛起管党治党责任。要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理念,坚决扛起第一责任人职责,对自己领域的基层党建、意识形态、作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等工作要带头抓、严格抓,把主体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具体事,拿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部署重要工作、过问重大问题、督办重点事项。

抓紧抓实双基工作。全力攻坚11个集体经济薄弱村,各街道党工委书记要亲自抓、负总责,逐村分析制定措施,确保年内3万元以下的集体经济薄弱村全部消除。

突出抓好500强招引。发挥项目库、信息库和派工单“两库一单”作用,抓紧走出去、接上头。

探索市场化路子。探索实行市场化招商模式。要强化以商招商,发挥经济顾问、驻外招商机构作用,广大企业要积极行动起来,发挥产业熟悉、联系广泛、信息敏锐的优势,积极与行业龙头企业和关键技术平台企业开展合作招引。

狠抓项目落地。对211个“双百工程”项目、纳入省重点的2个项目、新增的6个省优选项目、入选市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的10个项目,以及去年以来的集中开工项目、集中签约项目、技改项目、内生项目和重大民生项目等,集中优势资源抓保障,力争早开工、早落地,早投产、早达效,确保投资按进度及时足额到位,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压紧压实责任。要把招商目标分解到每个区级领导头上,分解到各园区、各招商队伍头上,明确项目、责任人、完成时限。

要在构筑创新高地上下足功夫。重中之重就是打造“两谷一港一中心”大科创格局。“两谷一港一中心”即蓼河数谷、济宁创新谷、蓼河国际英才港、济宁资本中心。今年3月份以来,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决定整合产学研基地空间载体,部门单位集中办公,把最好的环境、最好的楼宇给创新创业者、给科技研发平台,集中打造“两谷一港一中心”。

坚持创新先行筑高地

围绕蓼河新城聚人气

抢抓大数据大变革机遇和产业红利,围绕解决“数据从哪里来、数据放在哪里、数据如何使用”三个问题,培育发展大数据核心业态、关联业态和衍生业态,打造全省大数据产业集聚区和山东省数字经济创新示范区。

集中打造“两谷一港一中心”即蓼河数谷、济宁创新谷、蓼河国际英才港、济宁资本中心。

高点谋划。高效运行“两谷一港一中心”建设专班。

打造生态。整合资源、握指成拳,加快形成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融通互动的创新生态圈。各牵头部门要相互配合,无论是承纳企业、招引人才、打造平台还是建设项目,都要齐心协力,把事情办成办好。

创新运营。要跳出思维定势,打破原有的管理运营模式,学习南方先进经验,进行市场化运作。

济宁创新谷

保障经济运行稳增长

一张蓝图绘到底。要细化各类专项规划,进一步健全完善蓼河新区规划体系、绿化空间布局和城市道路结构,按照规划抓紧实施。要坚持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多规融合”,严格按照区域定位和功能分区,开展招商、落地项目,推动布局越来越合理、越来越科学。

加快建设核心商圈。重点推进红星爱琴海快出形象,推动华润万象汇、奥特莱斯尽快落地,启动国际人才社区、职工公寓等功能性项目建设,集中打造“科技+产业+生活”新型空间。要加快棚改步伐,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突出政务、医疗、教育、交通等应用场景,营造普惠化智慧生态,加快商气人气聚集。

完善基础设施。要打通鸿广路、山博路、康泰路等断头路,启动实施海川路北跨、群英路东延等交通大动脉工程,实施嘉达路、崇文大道东延等泗河景观带道路建设,对新修道路和主次干道实施绿化亮化升级,不断完善新城路网框架和景观化水平。

狠抓运行调度。各有关部门负责人一定要更加关注经济运行情况,对重点指标、重点数据亲自过问、亲自把关,想尽一切办法补欠账、强弱项、赶进度,确保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上行态势。

狠抓企业主体。要持续开展为企业发展纾难解困行动,“一企一策”解决问题,真正把政策落实到每个企业。要定期开展政银企对接,引导和推动金融机构把支持实体经济的政策落实好,解决企业实际困难。

狠抓营商环境。要更加贴心地提供涉企服务,畅通企业诉求渠道,建立政企直通车,努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突出“高”、“新”特色,回归创新创业的“初心”,建设具有产业加速、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创业培育、人才吸附功能的创新创业综合体和科技创新生态区,成为济宁市科技创新的战略高地、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动力平台。将聘请国内一流专业机构,对区域内的产业园区、楼宇资源、机构设施、功能配套等集成式规划布局。

坚决守住底线保稳定

加快产业集聚强筋骨

全力打造四大产业集聚区。抓紧完善四大产业发展五年规划,各产业专班要拿出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每一年的目标任务都要细化量化,可督查、可考核。

全力强链补链。实施产业链行动计划,围绕缺链环节集中发力,高端装备重点突破液压部件、传动系统、履带系统等领域,医养健康重点突破新药研发、体外诊断、高端制剂、基因检测等领域,新一代信息技术重点突破数字经济、北斗卫星、智能终端制造领域,新能源新材料重点突破高性能纤维、第三代半导体领域,尽快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闭环。

全力提档升级小微园区。要以深化改革为抓手,推行实施小微园区评价、标准地、亩均论英雄等办法措施,加快“腾笼换鸟”。

持续加大重大风险防控力度。抓紧抓实梳理出来的四大类225项风险点,强化动态排查,台账清单管理,加大降级化解力度。要突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紧盯重点领域、重点企业,一企一策、逐一排查,按月调度风险状况,对重点担保圈进行破圈解链。

持续加大污染防治力度。从严抓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实行销号管理,确保按时间节点整改到位,对整改完成的开展“回头看”,严防反弹,确保空气质量持续向好。

持续加大社会稳定防控力度。加快信访积案攻坚,对尚未化解的积案,制定专门方案,一件一件地推动化解,确保实现案结事了,确保10年以上积案全面清仓,5年以上化解50%。

持续加大扫黑除恶力度。认真开展涉黑涉恶线索核查“百日会战”攻坚行动,确保实现“黑恶积案清零、问题线索清零”。要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对侵害企业生产经营的行为坚决予以打击,全力营造安定有序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

抢占新一轮的人才争夺战先机,围绕打造“国际人才聚集区、人才政策试验区、创新创业示范区、宜居宜业典范区”目标,对重点项目建设、完善功能配套、人才平台引进等形成一体化方案,年内要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80个,人才平台净增13个以上。

积极吸引私募股权、风险投资、证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机构,探索开展科技要素交易,全面提升基金利用水平,加快建立包含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私募股权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等在内的股权投资服务体系,为全区产业转型、企业发展提供科技金融支持。

分享到:

山东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友情链接

  |     |   意见反馈   |     |   联系我们
山东省高层次人才发展促进会
鲁 ICP 备 15040394 号
技术支持: 山东亿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