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资讯 > 人才强省

青岛市即墨区对标先进聚力创新实现全域全面高质量发展

时间:2019-06-17 来源:大众日报

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后视察了青岛蓝谷,给即墨区带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即墨区广大干部群众深受鼓舞、倍感振奋。一年来,即墨区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主动承接撤市设区、峰会成功举办带来的机遇叠加效应,提升境界站位,主动担当作为,努力实现更高水平的跨越提升。  

“调集精兵强将攻山头,典型引路稳阵地。”去年以来,即墨紧紧围绕“建设特色鲜明宜居幸福的现代化新区、争当全省区域发展排头兵、打造支撑青岛未来发展重要一极”的奋斗目标,坚持不攻下山头不罢休、不炸掉碉堡不歇息的冲锋姿态,学赶深圳南山区这一高标杆,改革创新发展模式,以时不我待的精神迅速掀起高质量“双招双引”新热潮。     

八大区域+新型产业园区  

撑起高质量发展坚实载体  

攻山头、炸碉堡、打硬仗,需要克服改革深水区的“阵痛”、转型期的“多难”等诸多问题,陆地面积达1780平方公里的即墨该如何各扬所长、形成攻势的合力?   

即墨的突破路径明晰:坚持全域全面高质量思维集中发力。基于此,即墨在全区规划布局了八大重点区域和新型产业园区,打造支撑全域全面高质量发展、快速提升经济发展能级的“四梁八柱”。  

在东部,青岛蓝谷旨在打造国家经略海洋的旗帜和高地;鳌山湾未来城主要承接蓝谷城市、产业、科研辐射。在北部,汽车城和蓝谷高新区将打造青岛最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在中心城区,省级经济开发区正加快发展总部经济、健康医疗、文化创意等产业,打造即墨城市发展新中心;古城及周边老城区是即墨打造区域文化的承载地;国际商贸城要打造青岛新型商贸聚集区及新型居住区。在西部,国际陆港及蓝村区域要形成以轨道交通配套产业、港口经济、跨境电商产业、智慧物流产业、新材料产业五大板块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在西北部,沿大沽河流域将打造青岛市现代农业的新都心和乡村产业振兴样板。  

与此同时,即墨区全面梳理土地现状,调整优化园区布局,立足区位、空间和产业定位,在全区22个区位规划了40个各有主攻方向又互相协同补充的新型产业园区,形成“重点引领、多点分布”的发展格局。目前,已有23个新型园区开工建设。  

前瞻规划,谋势而定。在这个“四梁八柱”大框架下,即墨区聚焦产业集群化发展,瞄准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海洋产业为特色、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主攻“双招双引”,力求打造一批百亿级、千亿级产业集群,支撑好全域全面高质量发展大局。  

市场化+专业化  

提升高质量发展能级  

今年1—5月份,即墨区新签约项目39个,比去年同期增加13个,涉及总投资499.7亿元……这无疑是即墨区实行“市场化+专业化”招商机制结出的硕果。  

为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成果,即墨区“刀刃向内”创新体制机制,提出全程包办、清单管理、精准服务、挂牌督办、联合作战五大运行机制,围绕“10大产业”,成立10个现代产业招商办公室、16个专业招商事业部、5大区属国有公司专业化招商公司,加上5个境外委托招商机构、4个国内招商联络处,以及一批镇街、功能区和企业、中介机构层面建立的市场化招商网络和团队,协同作战攻山头。  

52支“突击队”找准靶心、有的放矢,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海洋、医养健康、现代物流、现代高效农业、文化旅游、现代金融服务、军民融合十大现代产业,迅速发起招引攻势,力求形成年度项目“投产(开业)100个、开工100个、签约100个、储备100个、动态100个”接连不断、压茬推进的发展态势。  

在今年签约引进的39个项目中,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微电子等产业领域项目有24个、占项目总数的61.5%。其中,引进了影创科技智能眼镜、创新奇智人工智能等一批高新项目。创新奇智项目三年内将引进顶尖人才100人以上、人工智能企业5家和准独角兽企业总部2家,带来全球性人工智能赛事3场,带动即墨抢占人工智能产业高地,助力全域全面高质量发展。  

不仅有专业招商队伍,即墨区还充分发动境外资源委托招商、国内驻外联络招商、海洋领域高新机构专业招商、国有公司招商、基金等金融定向招商、重点企业与协会招商等6路市场化纵队,在各自擅长领域大显身手抓招引,形成纵横广布的市场化招商方阵。  

为全面提高“双招双引”质量和成效,各专业招商“突击队”作为独立作战单元,对各自引进的项目实行过程“全包办”,从立项、审批、建设、竣工等各个环节,安排专人负责、全程跟踪,主动帮助项目方准备各类要件资料,“保姆式”包办代办所有审批手续,变项目方跑为招商人员跑,变体制外循环为体制内循环,真正做到项目方“零跑腿”。  

资本+产业  

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日前,由清华启迪基金引进的青岛影创科技公司光学产线在即墨正式启动,以即墨(JIMO)命名的全新混合现实智能眼镜全球发布。青岛影创科技是全球拥有MR智能眼镜硬件技术的三大公司之一(中国唯一),项目在即墨顺利投产,是当地“资本+产业”招商的又一出好戏。  

近几年,即墨区坚持以市场化、专业化为方向,积极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大力引进培育创投风投基金,以资本扶持助推产业裂变,以基金聚合引进高新项目,实现了资本与产业的联动推进、创新发展。  

统筹财政、金融两大工具,即墨区财政出资设立产业引导母基金,吸引社会资本组成多支产业基金。结合基金的投资领域和投资方向,为每个产业匹配一支产业基金,引导产业基金“一业一策”“精准施策”。  

与中金产业基金合作,打造李开复创新工场的创新奇智北方总部,计划三年内将引进顶尖人才100人以上、人工智能企业5家和准独角兽企业总部2家,带来全球性人工智能赛事3场,带动即墨抢占人工智能产业高地,助力全域全面高质量发展。  

规模10亿元的清华启迪基金,重点投资数字经济领域,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底层技术等初创期高成长的企业。正是借助该类基金,即墨区发起“人工智能”强大攻势,并迅速摘得硕果。  

截至目前,即墨区共引进落地各类基金公司及管理公司130家,资金预期管理规模860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12亿元。已有12支基金相继投入67亿元对6个产业的16家企业进行重点扶持。  

在即墨,创新灵活的基金手段成为解决实体经济、民营经济融资难的主力手段之一。对科技成果初期转化项目,即墨区联合青岛城乡社区建设融资担保有限公司设立1亿元全国首支可转债,为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50万—300万元的资金支持;对初创期企业,组建了1亿元的乐通天使基金,有力扶持了瞪羚企业和准瞪羚企业的快速发展;对成长期企业,有多个专项的产业基金给予跟进,同时一大批证券基金的落户,也极大地丰富了即墨区的基金品类。  

人工智能+高端制造  

赋能产业高质量升级  

1月5日,以即墨命名的数字信号处理芯片“即墨芯”正式对外发布,“即墨芯”为抗辐射加固数字信号处理芯片,填补了青岛地区在高性能数字信号处理芯片领域的空白,相比国际同类产品性能提高了20%。  

4月17日,空客H135直升机青岛总装线项目在即墨正式投产,这是空中客车直升机在欧洲以外设立的第一条H135直升机总装线。  

5月7日,即墨携手洪泰资本、洪泰智造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先进制造等领域,着力培育新型智能终端,集中人才、技术、平台、产业链等智能制造优质资源,在即墨加快建成适应创新驱动发展要求的现代创新体系。  

6月4日,美餐即享机器人项目落户即墨,其生产的每餐魔方AI美餐机器人荣获中、美、日、欧多国发明专利,将冷链配送的鲜菜餐盒放入机器人后,三至五分钟即可获得机器人“厨师”烹饪的新鲜现炒菜肴。    

今年以来,随着一个又一个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集成电路、高端制造等领域的先进制造业项目在即墨落地,即墨区的高端产业形成集群化发展态势。  

5000亩的青岛“芯园”半导体产业园加快建设,矽力杰12英寸先进模拟集成电路、山东大学微纳中心、歌尔EMS、惠科电子6英寸晶圆、聚能晶源半导体材料等一批龙头项目全力推进,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封装测试、材料设备等全产业链发展格局正在加速形成,力争3—5年打造千亿级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  

启动85家传统企业互联网工业改造,推动企业向数字化、智能化加快升级,打造全国工业互联网创新示范区,涌现出服装行业唯一的酷特“个性化定制”云服务平台、“三迪时空”全国最大的打印云智造服务平台等行业新贵,以及森麒麟轮胎“4.0智能工厂”等工信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企业、红妮制衣等“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企业。  

加强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等央企合作,引进人工智能研究院,推动联东U谷、三迪时空、创泽智能机器人等项目建设;与山东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建立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与海信网络科技公司合作,建设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平台,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智慧城市、轨道交通、智能交通、公共安全、交通运输和智慧建筑等领域的应用,推进城市智慧化。  

聚焦“海陆空铁”千亿级大交通产业集群,争创全国交通强国示范区,不断发起交通装备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等一个个项目攻势。通用航空产业,加快推进空客直升机项目、通航机场和综合保税区建设,加快引进中国通航、空客维保中心、航天科工无人机等重点项目,打造国家新兴通航产业基地。汽车产业,突出抓好一汽大众、一汽解放、一汽新能源等重点项目建设,重点引进新能源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零部件企业,力争年内产值突破800亿元,明年突破千亿元。轨道交通产业,加快推进地铁维保中心、青岛城轨配套基地建设,积极引进专用车、导轨电车、弱电设备等核心装备和零部件制造企业,加快形成轨道交通研发、制造、检修、服务等全产业链发展格局。船舶制造产业,推进青岛造船厂良性发展,拓展公务船、游艇制造和深海潜水器研发生产。  

即墨区正在从“即墨制造”向“即墨智造”迈进,为“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产业赋能,不断加快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渗透融合,服务推动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产业快速升级。  

发力区块链应用生态圈

迈向高质量发展模式高地

日前,“区块链技术应用即墨实践基地”正式揭牌,这是区块链技术与数据安全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首次与地方政府合作设立的区块链技术实践基地。

据了解,此次区块链技术应用实践基地落户即墨,旨在实现区块链技术在该区各行业的应用落地,为企业提供明确的政策指引和尖端技术支持。该基地将从贸易、物流、金融、制造、电子政务、民生保障、海洋经济等方面入手,建设一个区块链产业园、设立一支区块链产业基金、成立一支区块链产业招商队伍、打造区块链公共服务平台,为创业者提供“空间+资本+人才+资源+服务”五位一体的创新创业全流程、专业化的服务支撑体系。

区块链作为一项极具革命性的前沿科技,正在引领全球新一轮技术变革和产业变革,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初步应用,有望成为全球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的“策源地”,推动“信息互联网”向“价值互联网”变迁,目前区块链技术已被国务院写入《“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

即墨区作为全国互联网工业发展示范城市,互联网工业发展势头良好,已具备先行打造区块链技术应用创新基地的基础和条件。即墨也将通过区块链技术应用实践基地,汇聚起一批区块链企业,吸引社会资金,打造即墨区块链应用生态圈,形成完整的区块链产业链,迈向科技创新和模式创新高地。

分享到:

山东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友情链接

  |     |   意见反馈   |     |   联系我们
山东省高层次人才发展促进会
鲁 ICP 备 15040394 号
技术支持: 山东亿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